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世界快資訊:讓科技點亮未來生活


(資料圖)

原標題:讓科技點亮未來生活

智慧社區是指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社區管理和服務場景相融合,向政府、居民等主體提供智慧化社區管理與服務模式的未來社區形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本單元,智慧社區承載著實現城市低碳、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功能,推動構建安全、綠色、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提高所有居民的共同福祉。

從國際上看,一些國家基于信息技術創新和社區治理理念創新,已在智慧社區建設中取得一些進展。例如,芬蘭早在2007年即率先啟動生態和數字城(住區)戰略,在赫爾辛基開展智慧社區建設,同步推進健康服務、基礎教育、低碳節能、交通網絡、地產開發和休閑空間等內容。

在具體實踐中,不少國家結合具體需求確認智慧社區建設重點。一些國家非常重視社區節能與低碳發展,通過提倡無車化生活方式、節能建筑、能源自給和智能供熱等手段降低能耗與碳排放,其中以英國的貝丁頓零碳社區和德國弗萊堡市的沃邦社區最為著名。另一些國家重點發展面向特定人群的智慧社區,如德國弗里德里希哈芬市為應對日益加劇的老齡化趨勢,啟動“獨立生活”項目,通過監測設備和“遠程診療”,對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遠程監控和數據收集。

中國智慧社區建設目前仍處在起步階段,但已經取得了不少積極進展,特色鮮明的優秀智慧社區也不斷涌現。北京市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引入“數字大腦”,對轄區六街一鎮的政務數據、基層業務數據和社會第三方數據進行統一調配,讓居民享受錯時共享停車等便利。成都市已建成五大智慧社區示范場景,其中,“社區微治理”把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小區事務掌上議;“社區保障資金e管家”監督每一筆社區保障資金支出。

中國智慧社區建設需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智慧社區建設的動力首先來自居民需求,通過居民共同商議將需求轉換成一系列目標,保證智慧社區的規劃設計有的放矢。國外智慧社區建設更多采用多主體廣泛參與的合作機制。例如,赫爾辛基的智慧社區是在真實環境中對新興技術或創新解決方案進行測試,廣泛吸收參與者提出的合理建議。阿姆斯特丹則開發了專門的虛擬社區,吸引大量關注智慧社區建設的居民和企業參與其中。

智慧社區建設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依托市場廣泛地吸收社會各方的資金、創意和技術。企業是重要資金來源之一,政府應當引導企業進入智慧社區建設領域,鼓勵企業探索可盈利的智慧社區建設運營模式,確保項目的可持續性。加拿大多倫多曾力推新型未來社區,試圖解決交通擁堵、能源使用、住房可負擔性等城市病問題,為居民和訪客提供品質化的生活環境。其前衛的規劃理念讓人驚嘆,但因為疫情等“黑天鵝”事件引發企業財務投入與收益困境而被迫終止。

此外,智慧社區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信息技術是其重要驅動力,但不能成為唯一的考慮要素。不同社區所處狀況、要解決的問題均不同,單純的技術堆積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在智慧社區的建設中,要突破對社區的傳統認識,充分考慮社區資源稟賦、經濟水平、信息化水平、居民素質等差異,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元需求。

(作者:叢曉男 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未來城市實驗室副主任)

標簽: 信息技術 生活環境 一些國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