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讓百萬機器重新“轉”起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讓百萬機器重新“轉”起來(主題)

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近日,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人民法院采取“以租待拍”的“活封”方式,讓企業閑置的設備運轉起來,數十名工人重新回到工作崗位,解決就業問題。

記者了解到,珠海市某電子公司因陷入財務危機,對外負債上千萬元,拖欠百余名員工工資,公司停業,員工被遣散。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經仲裁裁決,公司應向員工支付工資合計123萬余元。勞動仲裁后,員工陸續向斗門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經調查和實地走訪,發現公司名下的資產均已被其他案件保全暫無法扣劃處置,僅在工業園區廠房內有一批估值百萬元的設備,但目前設備存放的保管費每月就高達10萬元。“這么多設備如果等待拍賣需要很長時間,在等待過程中設備可能會因長期停用而產生損壞風險,不如‘放水養魚’,讓第三方企業租下設備,用獲取的租金償還債務和工人工資。”在協調會上,執行法官吳浩將自己的想法向各方解釋。

經反復溝通協調,第三方公司同意承租設備、支付廠房租金,并保證優先雇傭被公司遣散的老員工,解決工人安置問題。“在法院的幫助下,我們不但拿到拖欠的工資,還能重新回到崗位,讓我們喜出望外。”在斗門區人民法院舉行的工資集中發放活動現場,員工老劉激動地說。

據悉,為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斗門區人民法院執行法官先后走訪調查、組織協調會10余場,創新“以租待拍”的執行方式,最大限度發揮設備的價值,彌補企業損失,同時幫助工人再就業,實現三方共贏。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