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重視數字基礎設施發展的連帶效應

原標題:重視數字基礎設施發展的連帶效應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表示將加大對光纖網絡、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特別是引導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資料圖片)

得益于國家的大力推動和支持,以5G、千兆光網等通信網絡技術為基礎,以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據創新技術作為驅動力,以數據中心、云計算等數據算力作為核心,我國已經具備比較完善的“三足鼎立”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已然初見規模。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之外,鄉村經濟數字化需求、電子消費產品的應用場景需求等也同時被納入了數字基礎設施發展的體系建設之中。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要考慮其本身的發展,也要考慮到數字基礎設施所帶來的連帶效應。

所謂連帶效應,是指某個要素發生的變化會引起其他一系列相關聯要素的變化。數字基礎設施的連帶效應有其積極的一面,例如加快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促進數字技術人才培養和創新能力提升。但同時也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數字基礎設施的體系化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安全漏洞,由此更易受到網絡攻擊;不同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由此帶來數字鴻溝;數字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暴露出人才缺口的問題等。

加強數字基礎設施紅利,減少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后果,是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

加強數字基礎設施的連帶效應,首先要因地制宜,結合各地實際產業優勢、民生需求,發展有特色、有針對性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數字基礎設施是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撐,但要真正釋放其潛能,必須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和需求,量身定制建設方案。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產業特點,推動傳統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各地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同時,也應緊密關注民生需求,加強數字化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覆蓋范圍,造福人民群眾。此外,應充分發揮地方優勢,發展諸如數字旅游、數字金融等特色領域,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因地制宜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將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現數字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加強數字基礎設施的連帶效應,也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發展的緊密結合,形成良性互動,實現協同發展。

各方應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推動政務體系數字化升級、推進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幫助社會享受到數字化所帶來的福祉、加強數字技術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數字基礎設施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需要與上述五方面的建設相結合,實現協同發展,為我國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

在不斷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享受其為我們帶來的便捷與立體服務的同時,也要注意網絡安全、數字鴻溝、人才缺口等潛在的新問題。

解決好這些問題是保證數字基礎設施連帶效應紅利的關鍵。為此,各方應進一步加大網絡安全投入,加強網絡監管,提高網絡安全意識,確保數字基礎設施的安全可靠運行。同時,可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的普及力度,加強對公眾的數字教育,提高數字技術的應用水平。此外,應進一步加強對數字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加強相關專業的教育和培訓,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投身于數字領域的發展。

(吳宇昂,作者是上海市人工智能與社會發展研究會助理研究員)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