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馥春拉長產業鏈 玫瑰花種成“金銀花”
4月26日清晨,儀征市陳集鎮沙集村,一場夜雨過后,空氣清新,綠意濃濃。遠處丘陵地上,成片玫瑰花“豐花一號”正在怒放,嬌艷欲滴。任庭秀和同村幾位村民一起擼起袖子忙著采摘玫瑰花。
“玫瑰花采摘是按斤計酬,每斤2元。每人每天可采摘一百多斤,速度快的人可達到二百四五十斤。” 任庭秀告訴記者,丈夫和兩個孩子都在外面打工,家中有89歲的公婆需要人照顧,所以她選擇到村里玫瑰園上班,平時主要工作就是鋤草、施肥、剪枝、采摘、分揀等,年收入超過3萬元,她覺得這份家門口的工作很適合自己。
正在一旁機械開溝的趙長信今年68歲,因為有開扒土機的技術,他的年收入可達到4.5萬元左右,“我們年齡大了,外出不容易找到工作。在村里上班,可以照顧到家庭,早晚可以忙忙家里雜活兒,加上土地流轉費用,收入很可觀。”
揚州“謝馥春”是中國第一家化妝品企業,其歷史可追溯到清道光10年(1830),曾被國家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名列“全國 300家重點保護品牌”,并于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博會大獎。謝馥春公司后勤部負責人徐厚標告訴記者,2020年秋,為響應省國資系統“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及市委市政府“千企聯千村、共走振興路”的行動號召,公司與儀征市陳集鎮沙集村開展村企聯建,開展的項目為建設謝馥春品牌產品原產地地標—玫瑰芳香產業生態園。
“謝馥春公司以品牌創新發展為目標,一方面深度文化耕耘、不斷挖掘品牌價值,另一方面加快傳統工藝的復原與創新,打造屬于謝馥春的原料原產地,建立國妝現代化品牌,對現有化學品原料實行天然替代,提高產品天然化率。” 徐厚標介紹,玫瑰芳香產業生態園項目以沙集玫瑰種植園為依托,以謝馥春非遺體驗為內核,實現原產地保護、高品質原料供應、非遺傳統工藝再現,助力形成高附加值、高競爭力的產品體系;積極開發玫瑰旅游經濟,發展玫瑰產業,弘揚玫瑰文化,完美詮釋謝馥春“天然、東方、人本”的品牌內涵,融合沙集村當地紅色旅游資源,拉長加粗玫瑰種植、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展示、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成為揚州玫瑰產業開發利用以及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典型范例,實現企業增效、土地增值、社會受益,打造揚州新的網紅打卡地和文旅景點,促進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最終取得一二三產聯動效益。
記者了解到,正在規劃建設的玫瑰芳香產業生態園面積約300畝,其中種植玫瑰面積約192畝,采用非遺+基地+商業的“3+”開發模式,2020年秋后—2024年底,公司將用4年左右時間建設完成15畝核心示范區、玫瑰種植游賞區和三產融合發展區等規劃建設任務。今后,玫瑰花海游賞區、婚慶攝影主題區、商業服務功能區將陸續呈現出來,一條完整的“玫瑰花產業鏈”呼之欲出。
據介紹,目前玫瑰種植園周邊20多戶村民參與了田間管理,隨著玫瑰花產業鏈條的不斷拉長,將會吸收越來越多的村民來此就業,玫瑰花在這邊昔日的“丘陵洼地”上種成了推動鄉村振興的“金銀花”,種成了村民們的奔向好日子的“致富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