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把過期藥放進回收箱分幾步?

原標題:把過期藥放進回收箱分幾步?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1粒紐扣電池能污染600噸水,相當于人一生的飲水量”。同為“危險廢物”,和一些廢舊電池相比,過期藥品處置不當的潛在危害卻很容易被忽視。據媒體近日報道,一些受訪者“從未聽說過期藥品可以回收”,有的定點藥店回收登記信息簿上空空如也。推進過期藥回收工作有必要盡快提上日程。

所謂“是藥三分毒”,過期藥品并非肉眼看起來那樣人畜無害。我國每年產生過期藥品約1.5萬噸,如果處理不當,一些成分很容易污染水體和土壤,甚至有可能成為過敏源,危害人體健康。目前,失效的化學藥品、生物制品和毒性中藥已經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最高法今年3月發布的10起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典型案例中,便包含了山西某生化藥業公司非法處置過期藥品污染環境一案,在闡釋其典型意義時,還特意提到了要警示公眾正確處置過期藥品。

把過期藥放進回收箱分幾步?正確處置過期藥品,主要得抓住三個環節:提供回收渠道、鼓勵人們把藥放進去、讓回收機制有效運轉。

當前,多地過期藥品回收定點藥店普遍存在著數量少、缺乏明顯標識、未按要求設立等問題,一些藥企也暫時沒有形成回收過期藥的長效機制。就現階段而言,專程前往數公里之外的回收點或許對人們的要求太高,但至少可以讓回收點離更多人近一些。為此,有必要加強頂層設計,比如在《藥品管理法》禁止銷售過期藥品的基礎上,對過期藥品的回收作出規范,同時完善問責機制,督促各地合理配置回收點、使其發揮實際作用。

其次,雖然有人質疑“1粒電池一生水”的說法有些夸張,但它確實曾經很有效地幫助人們認識到亂丟廢舊電池的危害。對于回收過期藥物,同樣可以使用更加清晰的調查數據來確證。另外,各地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比如給表現較突出的回收點或藥企以一定物質獎勵,進而將好處傳導到公眾這一端,調動人們的參與熱情。

再有,過期藥品不是丟進回收箱就萬事大吉,需要建立起過期藥品綜合性處理機制。據報道,有些藥販回收過期藥后,更換包裝低價銷往農村地區,這些過期變質的藥物極有可能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如果下定決心回收,就要從回收到運輸再到無害化處理,形成一個完整可靠的處理閉環,盡最大可能防止倒賣過期藥品或隨意傾倒的事件反復出現。除了強化終端處理,還可以從源頭上減少過期藥品,小包裝售藥、按療程給藥等措施不僅會降低處置成本,也能夠避免浪費。

環境保護功在當下,利在千秋,把過期藥放進回收箱不難,貴在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篤鮮)

標簽: 化學藥品 危險廢物 過期藥品 定點藥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