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沿江首個漁文化產業社區開建
廢棄學校被改造成江豚主題研發基地,舊河塘被改建成若干個城里人認養的“一畝魚塘”;河塘與意楊林之間擺起了市集,通過產地直送方式把當季當令農產品、漁產品送到游客面前。村落里,漁宴工坊、美食市集、田園咖啡店前人流攢動,移動式野餐桌前一片歡聲笑語……這樣的未來場景哪處有?在廣陵區李典鎮沿江村!今年以來,江蘇沿江首個漁文化產業社區正式開建。
沿江村,是揚州地區最大的專業漁村,也是江蘇長江段少數幾個人口規模突破400戶、捕撈證近200張、漁業從業人員近400人的大型漁村。2019年12月31日,沿江村響應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國家號召,完成了漁民上岸工程。揚州市、廣陵區和李典鎮三級黨委政府按照“應保進保、不落一人”的要求,參照失地農民進保的標準將沿江村426戶、1658人全部納入社會保障網。其中,28名捕魚人被吸納為長江護漁員。
“漁民上岸后,黨委政府一直關心漁民們的前途生計,謀劃這座江蘇最美漁村的保護、改造和利用。”李典鎮黨委書記方錦來告訴記者,沿江村地理瀕江、自然風光優美、民生環境優雅,如何將這座“最美漁村”建設成群眾擁護、市民熱愛、游客熱衷的鄉村旅游好去處,是我們始終研究的社會課題。
2021年下半年,李典鎮啟動了沿江村漁文化產業社區的建設規劃,邀請了上海大地風暴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對整村進行規劃設計,形成了《漁民文化保護與漁民轉產轉業研究與策劃》方案。該公司項目牽頭人透露說,產業社區是以產業為基礎,融入城市生活功能;產業要素與城市協同發展的新型產業集聚區。“我們規劃設計的漁文化產業社區,不是單純的農業開發項目,更是鄉村振興局部綜合開發的新示范、新試點。”
“現在這個項目正在籌劃申報列省重大農業項目,局部項目已經動工。”沿江村黨總支書記王永來喜不自禁。他告訴記者,漁民上岸工程啟動時,漁民們還在擔心一輩子沒有種過地,將來上岸了,生產、生活怎么辦,“現在好了,黨委政府牽頭啟動漁文化產業社區建設,就是要把咱們這個村當成一個寶貝資源來保護與利用啊!”
目睹大城市里的年輕規劃師一趟又一趟地跑來測繪,見證“一鎮四環“交通工程“彩虹環線“穿村而過,沿江村的鄉親們心里越來越熱,感覺到幸福的生活就要”砸“到頭上來了。漁民黨員楊懷東告訴記者:“政府設攤招工、附近企業用工,全村勞動力幾乎都有了新崗位。現在,想著村里的房子被改造成民宿、美食館,城里的年輕人背著包過來游玩,孩子們把課堂搬到了江豚館,咱們沿江村,快要大變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