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車如何“全鏈條”維權?
如今,汽車已經成為大眾消費品,但近年來家用汽車類消費糾紛日益突出。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顯示,汽車及零部件投訴量在具體商品投訴中居第三位,較2020年增長19.28%。3月11日,四川省消委汽車消費咨詢專家毛建軍表示:“隨著汽車行業技術不斷創新,消費者也要不斷更新汽車知識。”
了解產品性能是購車必修課
毛建軍表示,首先,消費者要做到理性消費,購車前應該詳細了解產品性能參數、產品特性等,可以通過體驗試駕特別是深度試駕了解產品特性,還可以多渠道了解其他消費者對同款產品的真實評價,做到心中有數;其次,簽訂購車合同時,要仔細檢查基本信息、價格、售后服務、提車時間以及違約責任等內容;最后,提車后要認真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了解相關質保信息、使用維護要求等知識,保管好購車合同、發票等憑證,以便日后有效維權。
商家不得隱瞞車輛真實信息
除了消費者要掌握更多購車知識,毛建軍建議汽車經銷商也應誠信經營。首先,經銷商應保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其次,在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應向消費者介紹車輛真實信息及性能特性,以及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和價格等重要信息,做到公開透明;與消費者簽訂合同時,應使用備案合同,合同內容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并向消費者清楚解釋重要條款;交車時,應與消費者逐項確認車輛信息并簽字確認。
重視汽車售后服務環節
對于消費者而言,汽車售后服務環節也至關重要。消費者可以多了解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其中明確滿足特定條件的問題汽車產品可以在7日內退貨。毛建軍建議商家要重視售后服務環節,客觀對待消費者“抱怨”,公布24小時服務電話,積極響應消費者訴求;要建立以解決用戶疑問為中心的服務快速響應體系,及時、高效解答消費者疑問;要提高維修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減少重復維修和故障誤判,不斷提高消費滿意度。
(據四川工人日報消息 四川工人日報記者向曉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