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熱點 >

四川蒼溪:“撂荒地”變身“致富寶地”

“我在這個獼猴桃產業園參加建設掙錢,活兒輕松,80塊錢一天,一月可以掙到2000多塊錢,而且在家附近務工還能照管家,多好的事啊。”3月9日,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喚馬鎮金店村六組馬敏才正在村集體經濟獼猴桃產業園內忙著春管。

施肥,除草,翻地……產業園內,馬敏才和同村群眾忙得不可開交。該獼猴桃產業園于2019年建好,占地300畝,周邊80多名村民實現了就近務工。

據了解,蒼溪縣喚馬鎮以培育壯大集體經濟為抓手,加快農村改革步伐,變撂荒地為致富寶地,通過發展獼猴桃核心產業,打造集賞花踏青、滑草運動、民俗體驗于一體的文農旅產業園,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像我們年齡大了,不能出門打工,到這個園區來勞動,既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又把荒廢的土地利用起來。”金店村六組村民羅維說,在家門口務工能掙錢,還能通過流轉自家的撂荒地參與村集體經濟分紅。

“村兩委充分利用集體資金,發動各方力量,通過利用非耕地、撂荒地入股等形式,發展肉牛羊、生豬、魚塘養殖業,獼猴桃種植業以及餐飲服務業,建成2個肉牛養殖場、4個養豬場,集體經濟產業園300余畝。”金店村黨支部書記汪海先說,村里整合50萬元資金改造獼猴桃低產園,引進北京等地多家企業簽約開展民宿改造、旅游研學項目,發展種植養殖和服務業,開辟了一條農旅融合的致富路。

金店村只是喚馬鎮農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喚馬鎮已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7個,7個村當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7余萬元,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改善,盛放的櫻花、綠油油的菜畦、蘑菇狀白色蒙古包、川北民居墻上的剪紙,繪就美不勝收的“喚馬”圖畫,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體驗農家小康生活。

“我們正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強力推進獼猴桃、肉牛羊產業,培育新型農業主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加快文農旅深度融合發展,全力推進喚馬鄉村振興。”喚馬鎮副鎮長李銀非介紹,喚馬鎮已創建成“四川省衛生鎮”“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元市文化振興樣板鎮”。(記者 戚原)

標簽: 喚馬鎮金店村 農旅融合 村集體經濟收入 農村人居環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