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關街成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推薦案例
日前,自然資源部公布了2021年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案例入選名單,《揚州市東關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策略研究》入選第一批推薦案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案例是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推進揚州城市更新和歷史保護的積極探索,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揚州對城市有機更新認識的不斷提高,方法的不斷改進,參與的逐步多元。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案例是自然資源部從全國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征集的典型,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寶貴的參考借鑒意義。而揚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城保護工作堪稱全國典范。東關歷史文化街區是揚州古城范圍內保護性開發最早和商業開發最成功的歷史街區,集中體現了揚州的歷史文化特色,是揚州歷史文脈傳承與演繹的核心承載空間。2000年,東門遺址發掘時,東關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工作就已開始;2002年至2006年開辟了古巷風情游,旅游價值逐漸顯現;2007年至2012年進行了重點修繕和局部恢復,商業及配套設施同步跟進,街區得到脫胎換骨的蛻變,煥發出新的生機;2014年至今逐步提升完善了片區功能,整體保護更新工作不斷推進。
《揚州市東關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策略研究》既兼顧了保護與發展,又包含了優化空間布局、活化歷史資源、提升旅游服務水平、改善居民生活、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內容,以求尋找保護與發展之間的最佳平衡點,探索歷史街區可持續發展之路。針對如何有效激活街區的傳統空間,做到“保護中有創新”,做好“保護傳承文章”,《研究》中提到,需要一改過去“完全復古、靜態復原”的保護模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守住底線、適應時代,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的前提下,融合現代城市功能需求,古為今用、重新詮釋,講好“雙東”故事。
未來,更新后的東關歷史文化街區將呈現怎樣的面貌?揚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沈翔介紹,街區將延續舊肌理、引進新業態、注入新活力、留住原住民、,向游客和百姓展現一個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的美麗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