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動漫 >

在這場論壇上,我們看到了中國影視科技的真正水平

題圖 / 《三體》電視劇、《斗羅大陸》、《遮天》、《吞噬星空》


(相關資料圖)

藝術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力量。

藝術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體現,而其發展、進化的基礎則是技術的進步和創新。《阿凡達:水之道》里神奇瑰麗的潘多拉星球和原始海洋文明,背后是基于超級計算機集群技術的虛擬拍攝系統發展到極致的結果。這一模式的最早規模化應用,要追溯到16年前《阿凡達》的成功。再往前一點,上世紀90年代數字拍攝成為主流,卡梅隆才可以在《泰坦尼克號》里充分使用綠幕技術配合CG特效去還原這艘巨輪。

科技的不斷升級,讓影視制作,特別是科幻影視內容制作,可以去創造出各種各樣充滿想象力的場景和世界,帶給觀眾無與倫比的感受。影視科技的運用,同樣在動畫領域也有著獨特的表現。90年代3D動畫出現并迅速流行,幾十年后的今天,基于工業化制作的3D動畫以科技驅動藝術為目標,已經形成一個新的內容產業。

在中國文娛行業,影視內容、動畫內容這一塊,一直在不斷學習和創新,同樣產生了不少基于影視科技創新的成功案例。在剛剛舉行的第10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影視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電視劇《三體》、動畫《斗羅大陸》《吞噬星空》《遮天》的出品方騰訊視頻和作品的主創們,就分享了他們對技術創新帶給作品以及內容產業鏈的看法。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影視科技的升級對于推動視聽產業和內容想象力拓展的重要意義。

影視科技的創新展現中國硬科幻的魅力

在中國內容市場,科幻小說盡管有著幾十年的發展歷史,然而科幻題材故事卻難以通過優秀的影視作品輻射至大眾領域。這不僅僅是因為科幻故事的改編很難走向大眾化,國產科幻影視制作所需的特效技術積累也不夠,更重要的一點是過去的科幻影視劇資源投入在視效上的資源傾斜不足。只有這三點都做好了,才能造就出能在大眾中產生足夠影響力的科幻影視故事。

2023年年初,《三體》電視劇一炮而紅。其不僅在騰訊視頻上刷新開播期多項記錄,最終在豆瓣上,有36萬名觀眾給《三體》打出平均8.7的超高分?!度w》電視劇的成功,正是滿足了以上三個因素。

作為硬科幻題材作品,《三體》電視劇最難表現的顯然是視效部分。實際上最終觀眾看下來,會驚嘆劇集的視效部分可以說是真正還原了小說文字,比如如3A游戲一樣的“三體游戲”、寫實的“古箏行動”、頗具藝術動畫特點的“農場主和火雞”,以及用CG制造的真實感極強的浩瀚宇宙。想要將這樣一部參雜多種視效類型的科幻劇集做到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實現技術資源平衡。”在圓桌對話現場,《三體》電視劇視覺與動畫導演陸貝珂提到。

他表示,前期明確“技術任務目標”非常重要,特別是針對“古箏行動”這類需要運用大量實拍和CG特效綜合技術應用的內容,團隊提前三年就明確了制作目標,過程中也避免進行方向上的修改,以防制作技術資源浪費。此外,在制作過程中也需要注意跟隨科技環境變化不斷升級渲染器等技術方案,持續提升內容品質。

從2016年騰訊視頻影視年度發布會上公布《三體》影視化的消息,到2023年播出,總共經歷了7年的時間?!度w》的成功,一方面是科技進步作為底層支撐,另一方面與騰訊視頻在技術上的大力投入和大膽創新密不可分。早在2019年,《全職高手》劇集的制作中,就應用了動捕、引擎拍攝等前沿技術。對技術的重視以及長期的技術經驗積累,最終幫助騰訊視頻啃下了《三體》這塊“硬骨頭”。在《三體》的影視化上,動態捕捉技術、虛擬引擎拍攝技術還原的“三體游戲”,也一次次引發觀眾的熱烈討論。

《三體》電視劇的成功,是影視科技運用于中式科幻表達和展現中式科幻作品內核的一次成功案例。由此積累的寶貴經驗,也將使用在騰訊視頻已經官宣的《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大史》《群星》《時間深淵》等科幻劇的制作中,國產科幻劇的期待值也正在被拉高。

制作技術的創新與迭代,讓中式熱血動畫影響越來越多觀眾

基于互聯網重新發展起來的國產動畫,在十余年內已經收獲了大量年輕觀眾。根據騰訊視頻2022年公開的用戶數據,國漫用戶數量已經超過2億,動漫會員持續付費率達到75%。這其中,以《斗羅大陸》為代表的年番動畫功不可沒?!抖妨_大陸》《吞噬星空》等年番作品,以穩定且長線的內容更新陪伴年輕觀眾的娛樂生活。這類作品穩定、長線更新的基礎,則是以工業化為目標的技術不斷更新。

于2018年開始更新的《斗羅大陸》年番,將在今年5月完結,緊隨其后的是《斗羅大陸2》。可以說在3D年番制作技術的更迭這塊,玄機科技董事長沈樂平是非常有發言權的。

動畫行業尤其是三維動畫,它誕生開始就是技術驅動整個行業前進,應該說是密不可分的。”他表示,對3D動畫而言,每一次新技術的應用都會是效率和品質的提升。“我們覺得技術就是工具,是用來滿足我們創作和想象力表現的?!?/p>

在科幻影視作品的攻堅過程中,技術顯然能夠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動畫制作的體系化、工業化,決定了未來中國在動畫、電視劇和電影上能不能通過批量系統推出佳作。對國產動畫行業而言,在不斷升級、創新的技術環境下,幫助中小型動畫公司快速搭建工業化體系,還需要平臺的介入。

騰訊視頻燃動宇宙工作室群負責人周望在圓桌現場表達了平臺對技術的開放態度。他提到,騰訊視頻從2021年開始布局數據資產庫的搭建,現在做到了項目數字資產的有效回收,其中包括項目的應用插件、動畫層、特效文件以及最新迭代的模型,綁定文件等。在此基礎上,也輸出了更多行業通用流程的技術流程文檔說明?!?strong>技術處在相對環境變量的發展中,而平臺希望打造相對共通的流程,能夠供給所有奮斗在一線動畫或者影視劇的合作方。”

可以看到,國產動畫而今能夠成為文娛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作品的普世價值觀能夠為越來越多年輕觀眾感知,與作品在制作層面基于工業化的不斷探索密切相關。國產動畫要走向海外市場,動畫的體系化、工業化能夠保證作品的產能和下限,這是必經之路。

用“虛幻5”來做動畫,虛擬制片為國產動畫工業化流程提速

未來將上線的《遮天》,將會是首個應用虛幻引擎5制作的國產動畫。從去年開始,《遮天》的每一個PV更新都受到行業和市場大量關注,這與虛幻引擎5在畫面真實度方面的表現不無關系。

誕生于2020年的虛幻引擎5,可謂是當下游戲行業、動畫行業風頭正勁的制作工具。相較于傳統3D動畫制作軟件,虛幻5將3D動畫制作流程整合為一套開發工具,同時可以把各種資產往場景中堆放,實現更加細節和的前期規劃預覽,大大節省了前期制作的精力和時間,讓制作團隊可以把創意和想法留到拍攝階段。而在畫面上,采用虛幻5制作的作品,不僅建模更精細、人物動作更流暢,細節也更加真實。

提到新技術對動畫的改變,原力數字CEO兼董事長趙銳認為,技術的發展在于重新塑造公司。

在《遮天》的制作過程中,由于資產量特別大,前幾集不停切換場景,一個場景在一個片子里可能用到半集就到新的地方去,傳統的拍攝方法是無法實現的。趙銳表示,在制作《遮天》動漫時,團隊也不再像傳統流程一樣制作簡化的模型,而是通過使用UE5進行場景建模,以大量高精度模型進行制作,更像生產線流程,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無論是從產能角度還是內容創新表現角度,虛幻5對動畫制作而言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而以虛幻5為代表的這種新技術的運用,更深層的意義還在于依靠科技去實現管理的工業化和制片流程的工業化。在循序漸進的內容制作中,工業化會催生專業化,專業化則能成就品質化。

于年番背后的扶持平臺而言,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都是一種“長期主義”。周望在圓桌現場強調,真人劇集、綜藝、動漫甚至實拍紀錄片多多少少都會用到CG的技術,它是一個循序漸進同時又在飛躍發展的過程,這跟騰訊視頻一直堅持的長期主義是相一致的。

他表示,無論是數字資產還是CG內容,工業化更像是一種流程化。把技術做得非常扎實,技術的應用最終還是為藝術服務的手段,不可能取代藝術的創作。

實際上不只是《遮天》,騰訊視頻即將播出的《斗羅大陸2》等都將采用虛幻5引擎,在播年番全部都使用了虛幻引擎流程進行制作。為了讓年番制作公司能夠迅速搭建起虛幻引擎的流程團隊,騰訊視頻還為多個動畫制作公司提供技術培訓、技術服務咨詢。

技術是內容生產的幕后,盡管它是觀眾難以注意到的,但技術不斷進步,由此提升的觀看體驗,讓更多好故事以出色的影像化呈現出來,卻是觀眾可以感受到的。服務內容、觀眾的整個內容產業,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變革在發生著質變。

總結

影視科技的升級催生出“中國制造”的科幻故事,也讓國產動畫的生產進一步提速。2022年至今,內容市場的科技應用升級被AIGC點燃,AIGC的出現將再次掀起一場內容制作的革命。在圓桌現場的最后,當問到關于AIGC等新技術的暢想時,幾位導演都提到要迅速把握新時代,把握新的技術浪潮,把AIGC轉化為“好朋友”。對于AIGC等高新技術應用的命題,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馬延琨也表示,對于AIGC等高新技術應用的命題,無論如何,騰訊視頻的長線布局不會停止,平臺一定會在做好視聽基礎體驗研發的同時,高度關注這些前沿科技的開發和應用。

可以看到,無論是科幻影視劇還是國產動畫,能夠從單個作品形成一個體系,一個大的類別,基于工業化的、可復制的影視科技創新與應用,以及數字化的制片流程是基礎。這背后不僅需要內容創作者、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有一個平臺將各方力量統一、協調起來。這正是騰訊視頻開發長線內容的基調:與更多科技和內容人才攜手共創,高度關注前沿科技的開發和應用,做好視聽基礎的體驗研發,為觀眾提供更多優質的多元化內容。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