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簽下“對賭協議” 小鵬汽車“接盤”滴滴智能汽車相關業務



(資料圖片)


8月28日,剛和大眾汽車品牌達成技術合作框架協議的造車新勢力小鵬,又因和出行平臺巨頭滴滴達成了戰略收購合作再次沖上“熱搜”。

28日當日,滴滴出行與小鵬汽車共同宣布雙方將達成戰略合作,將利用各自優勢資源,攜手推廣智能電動車及相關技術在全球的應用與普及,共同推動交通和汽車產業的變革。

根據協議,為推動雙方建立長期共贏的戰略合作關系,小鵬汽車將發行占交易完成后總股本3.25%的A類普通股,最高對價為58.35億港元,收購滴滴旗下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相關資產和研發能力,滴滴將成為小鵬汽車的戰略股東,首批股份的鎖定期為24個月。

簽下“對賭協議”,年銷量超過10萬輛

協議表明,小鵬汽車將作為滴滴出行的獨家供應商,為滴滴提供高品質的智能電動汽車。滴滴出行將在其平臺推廣小鵬汽車的電動汽車,并為其提供包括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共享出行市場等多維度的支持。

《華夏時報》記者從小鵬汽車方面獲悉:“通過合作,小鵬汽車將正式進入多品牌戰略階段,進一步強化A級市場產品的技術競爭優勢,讓智能駕駛技術在最主流的細分市場成為標配,引領電動智能新時代。”

小鵬汽車將基于此打造一款A級智能電動汽車,項目代號“MONA”,作為其全新品牌的首款產品,該車型與小鵬汽車現有品牌形成差異化優勢,定價15萬元左右,預計2024年由小鵬汽車量產推出市場。

新的品牌中,小鵬會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繼續完成MONA全部的量產研發及部分銷售。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公開稱:“我們會在TOC和TOB兩個領域都取得成功。我對這個產品銷售的競爭力信息極高,銷售目標保守在年銷量突破10萬輛,且我的期望是遠遠高過這個數字。”這也表示MONA車型未來將同時面向C端和B端銷售。

在細節方面,MONA車型的品牌少數的SKU針對共享出行,最主要的SKU是打造高等級的無人駕駛。這個價位的車型,同樣會引入NGP。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雙方簽署了對賭協議。按照公告,雙方就業績目標安排達成協議,如果達到第一次業績目標里程碑,小鵬汽車須向賣方或一名賣方指定人發行第一階段業績目標股份。

具體來看,股份數量將根據合資格新車交付量確定,最高數量為18萬輛,且第一階段業績目標股份最多為1405.46萬股A類普通股;第二階段業績目標數量同樣將根據合資格新車交付量確定,最高數量為18萬輛,股份最多為1427.65萬股A類普通股。若沒有達到業績目標,則小鵬汽車不向賣方發行相應的業績目標股份。

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也公開表示:我們跟滴滴的協議里邊提供的額外股權,是基于達到一定的銷售目標。比如年銷量達到10輛的話,才能獲得更多的股份,如果能做到年銷量18萬輛,就能拿到最高激勵股份,如果連續兩年能做到,則能拿到5%的總對價。

汽車行業分析師林述成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此次合作不僅是滴滴出行和小鵬汽車的重要戰略合作,更是全球智能電動車市場的一次重大突破。因此在合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可預見的風險和挑戰,對賭協議可以為雙方提供一定的保障,以減少因風險和挑戰而導致的損失。同時明確了規定合作的目標和指標,以及評估和衡量成果的方式,這有助于提高合作的透明度,讓雙方都能夠清晰地了解合作的進展和成果。”

而此次合作也再次為小鵬汽車帶來了股價上漲。8月28日,小鵬汽車(港股)開盤價為74.300港元/股,盤中一度拉升至75.800港元/股,截至收盤該股漲幅為10.91%,報收72.2港元,總市值為1250.15億港元。

小鵬負責“造車”,滴滴負責“賣車”?

其實滴滴在汽車領域一直有所涉獵。

公開信息顯示,滴滴在2016年就開始組建自動駕駛團隊,2018年成立自動駕駛公司沃芽科技;2019年,滴滴宣布旗下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專注于自動駕駛研發;2020年滴滴與比亞迪聯合開發了網約車D1并投入網約車運營;2021年4月初,滴滴正式宣布開始啟動造車項目,代號為“達芬奇”,但出于多種原因,滴滴的造車計劃始終沒能量產。因此此次合作也被業內認為是“達芬奇”造車業務走入尾聲。

而小鵬汽車方面,當下則面臨著銷量增長緩慢的壓力。雖然7月份銷量突破萬輛門檻達到了1.1萬輛,但是卻同比下滑4.48%;今年1—7月累計銷量為5.24萬輛,同比下滑34.86%,作為對比,競爭對手理想汽車今年前7個月累計銷量已達17.3萬輛,小鵬汽車甚至不足其同期銷量的三分之一。

市場表現乏力勢必會影響財務表現。公開數據顯示,小鵬汽車二季度總營收為50.6億元,同比下滑31.9%。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44.2億元,同比下滑36.2%。因此在利潤方面,小鵬汽車第二季度凈虧損28億元,同比擴大3.8%,環比擴大20%。

由此可見,小鵬汽車需要與滴滴的戰略合作為其注入新動能,從而在銷量上取得突破。對于小鵬來說,小鵬通過增發股份收購滴滴資產,滴滴則通過出賣資產獲得小鵬股份。此次收購不涉及“真金白銀” 是從資產上進行的一種“置換”,并不會影響小鵬的現金流,同時也將直接享受到滴滴帶來的紅利。

因為滴滴除了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布局外,公開資料顯示,在與比亞迪聯合推出定制D1的期間,滴滴出行汽車創新中心集合了汽車工程、設計、技術團隊,參與包括整車工程Package、人機工程布置、內外飾造型、座椅原型甚至車聯網軟件架構等的設計。

更為重要的是,小鵬汽車成為首家獲得滴滴生態系統全力支持的汽車制造公司。根據小鵬汽車公告,除了合作打造全新品牌和車型,雙方還將探索在滴滴平臺上小鵬車型的運營、品牌營銷、金融保險服務、充電設施建設、Robotaxi以及國際市場方面的合作。

業內分析認為,滴滴生態系統則意味著滴滴背后巨大的B端網約車市場資源。據滴滴2022年年報顯示,中國出行業務有4.11億名年活躍用戶,1900萬名年活躍司機。可以設想,如果小鵬汽車與滴滴合作研發車型MONA交付后,有一定的可能滴滴這1900萬名司機將更換MONA車型,這勢必為小鵬汽車帶來切實巨大的銷量規模。基于此,有兩個方面可支撐這一觀點:一是自2019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市區已經實行新增網約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方案:二是,無論是初期的北汽新能源,還是之后的廣汽埃安、哪吒汽車,前期都是通過B端市場輸血從而有了良好開端。

汽車行業分析師顧彥濤對《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從公告也可以看出來,此次合作小鵬主要負責‘制造’,滴滴主要負責‘賣車’,目的是雙方利用各自擅長的領域為對方補齊短板,從而達到雙贏局面。對小鵬汽車來說,將借助滴滴出行的平臺優勢,擴大其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顧彥濤進一步分析表示,滴滴在B端市場擁有大量的客戶和業務,與滴滴合作可以讓小鵬汽車更快速地進入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同時,滴滴在B端市場擁有完善的運營體系和經驗,與滴滴合作可以讓小鵬汽車在運營方面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并降低運營成本。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