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收割“失業焦慮”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七月
【資料圖】
5月24日,Boss直聘發了一份好季報。
財報顯示,一季度Boss直聘營收12.78億元,同比上漲12.3%;經計算現金收款達16.50億元,同比上漲27.7%。在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公司一季度經調整后凈利潤達2.45億元,同比漲102%,連續八個季度盈利。
其中最大的亮點是,一季度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數(MAU)同比增長57.5%。尤其是這個增長是在各大互聯網公司的活躍用戶增速都在放緩的當下。
據了解,Boss直聘的主營業務就是為企業客戶提供在線招聘服務,該項收入也是Boss直聘的主要收入來源,占總收入的9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付費企業客戶總數為400萬,與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2個月的付費企業客戶總數持平。付費企業客戶數量基本不變,也就是說,Boss直聘在提高向企業客戶收費的單價。
多個企業人事負責人告訴壹覽商業,目前在Boss直聘的收費項目越來越多,不僅發布崗位要收費,就連置頂職位、群發消息、搜索曝光、搜索簡歷也要收費,更過分的是連在APP于招聘者溝通也要收費。如果開通所有功能,花費接近3000元,但大部分的功能只能用一個月。但,就算交了錢,推薦過來的簡歷和崗位并不匹配。
向企業收錢還不算,Boss直聘甚至開通了向求職者個人收費的項目。求職者如果想要盡快入職,提高簡歷曝光量,分析自身競爭力,過濾不合適的招聘信息就需要開通VIP,68元/月。
然而,與此對應的是,在過去的兩年時間,無論是用人企業還是找工作的人都面臨不小壓力:
一方面,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增大。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僅2023年一季度,充足、破產的化工企業就有1889家。清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有46萬家企業已經倒閉,同時有310萬個體工商戶被注銷。
另一方面,中青年的失業率也越來越高。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4月我國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達到20.4%,這是自2018年公布此項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而根據智聯招聘《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2022 年人文學科畢業生的就業簽約率僅12.4%,而理科、工科的就業簽約率分別為29.5%和17.3%。
顯然,Boss直聘的財務數據大好,除了經濟和求職環境利好以外,更多的是Boss在賺企業和求職者兩頭的錢。
其實,作為一個企業,賺錢是基礎,也合情合理,但賺錢要講究策略。作為招聘工具的Boss直聘,核心商業邏輯應該是降低企業和招聘者之間的信息差,提高溝通效率和招聘成本,從而獲取企業支付的信息服務費用。
但目前Boss直聘利用信息差和整個大環境,在招聘過程中增加收費環節,大肆收割的做法實在不太厚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