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現代版“告老還鄉”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

原標題:現代版“告老還鄉”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退役軍人事務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實施方案》,引導在村農民和在外老鄉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促進人才、資金、技術下鄉。方案中明確提出,“鼓勵引導退休干部、退休教師、退休醫生、退休技術人員、退役軍人等回鄉定居,當好產業發展指導員、村級事務監督員、社情民意信息員、村莊建設智囊員。”

在古代,“告老還鄉”蘊含著“落葉歸根”的故土情結,解甲歸田大有作為者不在少數。而現代版“告老還鄉”,有歷史文化的傳統,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下,我國每年有數百萬城市離退休人員,他們有專業知識、實踐經驗、人脈資源、鄉愁情懷,是鄉村振興的寶貴人才資源。1957年,時任新疆軍區后勤部部長的甘祖昌將軍解甲歸田,開始了29年的“農民生涯”。他帶領鄉親們修建水庫、開墾荒田,改變了家鄉農村的落后面貌。當下,鄉土中國面臨重大改革機遇,也有諸多發展難題,農村空心化、農業生產人員老齡化、后繼乏人等問題突出。回鄉定居,不僅可以帶回豐富經驗、技術、知識,帶動鄉村產業發展、鄉風文化建設,退休人員也能夠繼續發光發熱,是雙向奔赴、雙贏之舉。

鄉村振興是篇大文章,需要各類人才一起書寫。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不斷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情況發生根本性改變,城鄉差別進一步縮小、鄉村宜居指數進一步上升,這都為回鄉創業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但是,也必須看到,要想讓人才回得去、住得下、留得住,不能只憑情感驅動、政策鼓勵,鄉村的吸引力、接納力、承接力持續增強,才是持久保障。

“少小離家老大回”,對于常年在城市工作生活的退休人員來說,重新融入鄉村生活之中,勢必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以鄉情為紐帶,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進一步補足交通醫療設施、生活衛生條件等短板,讓衣食住行和營商環境都有更好保障,落葉才能真正歸根,回報故土、回饋鄉里。(余姝滿)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