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創新在一線|“柔性引才”,助企業走核心技術發展之路

【創新在一線】

原標題:浙江諸暨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不少企業長期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題得以破解——(引題)


(資料圖片)

“柔性引才”,助企業走核心技術發展之路(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鄒倜然 通訊員 方成 實習生 許馳

閱讀提示

近年來,諸暨市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依托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實現高層次人才向企業“柔性流動”,推動眾多企業走上核心技術發展之路。

平時我們吃到的香榧,大多是包裝好的干果零食,卻無從得知它的制作工藝。如今,只需掃碼就能看到香榧生產、包裝等上游工作,還能看到香榧的炒制、包裝等核心流程的碳評估結果。這是浙江菲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制出的環保雙碳業務,有效助力地方雙碳工作與農產品進行綠色宣傳。

類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目前諸暨市共有28家。近年來,諸暨市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堅持靶向匹配,不斷優化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專業結構。多年來,依托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推動眾多企業走上核心技術發展之路。

企業和人才雙方實現共贏

博士帶題進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能有效解決企業亟待破解而又長期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題,而對于在站博士,則能潛心開展課題研究,實現從理論到實際的落地。

位于諸暨市陶朱街道的菲達環保是諸暨市環保行業的龍頭企業,致力于開展大氣污染治理領域的研究。如何提高廢氣治理效能是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作為諸暨市首批設立并升級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業,該工作站已累計吸引6名博士進站。浙大博士后王淦就是其中之一。

進駐菲達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王淦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針對常規管式冷凝器冷凝收水效果差、高濕煙氣下污染物深度脫除難等技術難題,開展了為期兩年的“工業煙氣有色煙羽及多污染物協同脫除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的課題研究,創新設計了柔性凝水導流技術、波形凝聚增效技術,提升管式冷凝器的綜合冷凝換熱效果10%以上,提高了多污染物協同脫除效率,實際收水效率從60%~70%提高至80%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利用這項技術,菲達環保創新設計了工業煙氣多污染物脫除及積水節能技術裝備,主要供貨電力、冶金等眾多涉污企業,為企業創造銷售收入約10億元。“能夠看到自己的研究落地并應用,很有成就感。”王淦講道。

同是菲達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壽恬雨博士,則在“雙碳”領域致力于走在方法學研制和標準制定的第一方陣。針對諸暨的地方特色,壽恬雨團隊已經完成了香榧、珍珠、甘薯及周邊產品的碳足跡評估。目前正在對銅加工相關產品進行碳足跡評估方法學的開發。此項研究搶占了“雙碳”標準制定領域的先機,同時為諸暨特色產品走向世界打了頭陣。

諸暨市人社局專業技術與職業資格管理科科長鐘明表示,當地政府部門,關鍵基于企業技術攻堅的需要,做好人才精準匹配的助攻手,促進企業和人才雙方實現共贏。

人才蓄水池擴容、集聚

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進博士科研人員,一方面實現高層次人才向企業“柔性流動”,另一方面企業給博士配備的人才團隊,通過參加課題研發,讓工作站同時成為人才培養基地。

浙江華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是紹興市首家民營食品、農產品、化妝品類第三方檢測機構。2019年,在諸暨市人社局的協助下,成功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靠工作站,我們與浙江工業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兩所高校為我們輸送了一定數量的實習生。”該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負責人黃金晶說。

去年,在諸暨市人社局牽線下,華才檢測與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達成合作,共建“儀器分析師”創新班,以企業為依托,搭建“產學研一體化”教學平臺。同時配備理論與實踐導師,提供實踐操作條件,鼓勵“創新班”拔尖學生提前進入企業就職。

“除了向外引進,我們工作站依托研究課題,成立了以顏凱博士為核心的科研團隊。”黃金晶向記者介紹,通過企業內部選拔、培養和外部高校合作,華才組成了一支10人的研發小組,專攻檢測用高端傳感器以及自動化檢測設備的研發。10位骨干人才在顏凱的帶領下,成功開發了土壤樣品自動化制樣和檢測系統平臺,相關研究成果助力企業入選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第一批檢測機構名錄。“導師式的團隊帶領,為企業培養了一批獨當一面的科研人才。”黃金晶講道。

“通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柔性引才、團隊育才是我市推進高層次人才引育的一大舉措。”諸暨市人社局副局長應仲九表示,“我們將通過全面的政策扶持和優質的全鏈服務,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為諸暨建設的亮點工程,全力服務諸暨創新發展”。

政企社多措聯動

諸暨市人社局一直注重扶持具有較強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的大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博士后培養機制,形成聯動格局。

今年一開年,諸暨市內浣江實驗室、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久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老鷹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新獲批設立浙江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來,該市已招收新進站博士達26名。同時,諸暨市人社局在博士后人才培育體系建設中持續發力,多舉措推動工作站的建設發展。

2023年3月,諸暨出臺《諸暨市加快推進“三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對博士后工作站給予更大力度的扶持和激勵:新建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享100萬元補助,省級50萬元補助;每招收1名全職博士后研究人員給予20萬元日常經費資助及30萬元生活補助,在職博士后給予15萬元日常經費資助及25萬元生活補助。

隨著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業“朋友圈”逐步擴大,進站博士后“強軍團”隊伍日益壯大。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5家,覆蓋了生命健康、數智安防、精密制造、新材料等行業的優質企業,累計招收培養博士后95人,成功出站26人,目前在站博士達到了66名。

為進一步強化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創新和人才培育,諸暨市人社局更是提供了全鏈條服務。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將企業人才項目需求推送至各大高校,積極助力企業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形成多方聯動格局,探索博士后人才聯合培養機制。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