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網約車平臺規范健康發展
【資料圖】
原標題:推動網約車平臺規范健康發展
7月26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滴滴出行、高德打車等多家網約車平臺、聚合平臺公司進行約談,引起輿論關注。
此次約談,正值中央多次對平臺經濟發展作出部署之際,不免引發一些聯想。事實上,鼓勵和約談是并行不悖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讓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經過近年來的行業整改,平臺經濟呈現出新面貌、新氣象。對其加以鼓勵,旨在穩預期、穩信心,支持企業堅定信心向前看、練好“內功”加油干,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而適當約談一些企業,是為了幫助企業破解“成長的煩惱”,進一步錨定正確的發展方向。
就拿網約車平臺、聚合平臺公司來說,近年來行業發展總體平穩有序,合規率持續提升,但問題也較為凸顯。比如今年前6個月,網約車投訴量居高不下,既有乘客對乘車服務和費用不滿,也有大量司機投訴平臺抽成過高、派單和處罰機制不合理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亟須進行規范引導。從約談要求看,既包括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快網約車合規化進程等常態要求,也對投訴集中的問題作出反饋,體現出較強的現實針對性。
如持續關注平臺抽成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網約車司機抱怨,工作強度和時長不斷提高,但收入卻隨著平臺企業利潤增長而下降。今年4月17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23年推動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降低過高抽成工作方案》,提出進度安排并布置了時間節點。但就在最近,多家打車平臺沒有向價格監管部門報備就上調運營價格,指向的是一些平臺不甘放棄利益,試圖打“擦邊球”。對此進行持續跟蹤,才能形成網絡平臺、從業者及乘客多贏的格局。
還有就是備受關注的首問負責制。相信許多人對此感同身受,如今一些網約車聚合平臺發展迅速,它們對接數十家網約車平臺,海量司機在線,消費者在線比價,既快又省。但是,一些地方未能厘清聚合平臺和網約車平臺的責任邊界,消費者遇到問題后無處投訴,或者投訴后跟進緩慢,嚴重影響消費體驗。要求聚合平臺建立健全首問負責制度,及時妥善處理咨詢投訴,可以有效避免不同平臺推諉扯皮、辦事拖沓等問題,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作為公共出行的組成部分,網約車已成為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總的來看,約談是為了規范平臺運行,如做好司機準入把關、加強司乘安全保護、提高司機權益保障等。而對于網約車行業來說,進入下半場之后,專注于改善行業服務、用戶體驗以及模式的創新、變革,讓企業、司機、用戶都能從網約車的健康發展中受益得利,才能迎來更為長遠健康的發展。(扶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