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獨家】少點套路,景區才有出路
(資料圖片)
原標題:少點套路,景區才有出路
暑假將至,夏季出游高峰也將到來。近期,隨著五一小長假和剛過去的端午假期掀起的旅游熱,各大景區游客爆滿的同時,“差評”也開始涌現。一些景區的觀光車、擺渡車收費套路滿滿,其中,不乏一些5A級知名景區。(6月28日光明網)
景區套路難休矣!自景區“門票經濟”被叫停之后,不少景區又將心思投向了景區觀光車、擺渡車等交通工具。觀光車“甩客”,出景區還需步行;“門票+車票”線上捆綁銷售;擺渡車分段式、按次數收費;停車地距景區遠,購票后還需買車票……重復收費、捆綁銷售,這些層層疊加的套路既暴露了景區收費的“小心思”,又反映了其在規劃設置上存在的問題。
自古套路難得人心,也難獲得長遠利益。景區的觀光車、擺渡車,其設置初衷本是為了便利游客游覽,然而不少景區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把它與門票、游玩項目等同起來,逐漸將其發展為盈利的一種方式,甚至是盈利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游客而言,動輒幾十元的觀光車、擺渡車費用不僅增加了出行的成本,而且很多被迫的、套路的收費消解了自身游覽的主動性,帶來了不愉快的旅游體驗。對景區而言,品牌和口碑是影響游客二次消費的重要因素。游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顯然不利于景區長久盈利。
事實上,我國對于景區內的交通出行早已有明文規定。比如,《關于整頓和規范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游覽參觀點內纜車、觀光車、游船等交通運輸服務價格應單獨標示,單獨銷售,不得與門票捆綁銷;旅游法也規定: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不得通過增加另行收費項目等方式變相漲價。從這個層面看,景區觀光車、擺渡車疊加收費不僅僅是經營套路的問題,還可能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治理景區套路,主管部門應積極主動作為。一般而言,景區門票及相關服務價格依景區屬性分別實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或市場調節價。因此,對于景區內相關服務,有關部門應嚴格進行價格指導,加大扶持和監管力度,及時有效糾偏景區行為。比如,廣東省日前發布《廣東省景區門票及景區內交通運輸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制定或調整實行政府指導價的景區門票價格應堅持公益導向,并規定與景區正常運營無關的支出,不得計入景區門票定價成本。用政府有形之手合理調配景區門票及相關服務、項目價格,并加強監管,規避景區套路收費,幫助景區良性發展,顯然是一個良好的導向。
旅游是一門長久生意,景區其實要算“大賬”。隨著“特種兵”旅游、周邊休閑游等新業態出現,新的旅游體驗和旅游方式正在倒逼景區轉向高品質良性發展階段。對此,景區經營者與管理者一方面要適應市場風向,更新玩法,用更加豐富、舒適的旅游體驗吸引游客,贏得口碑,增加贏利點。另一方面,景區也要合理規劃景點,讓旅游線路更加科學,主動改變自身對“邊角料”收費的依賴。(庹亞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