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守耕地紅線 促節約集約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守耕地紅線 促節約集約

6月25日是第33個全國土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據悉,今年我國將繼續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保護理念,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節約用地、保護耕地意識。

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支撐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現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38.61%,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累計完成治理修復面積530多萬公頃,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的目標,自然資源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的手里。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用“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耕地,嚴格實施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終身追責。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立足職能職責,層層壓實責任,以強監督促強落實,為守住耕地紅線、筑牢糧食安全底線提供堅強保障。

節約集約用地,不斷提高用地效率,夯實高質量發展之基。工業化、城鎮化需要土地,農業現代化要保證土地數量和質量,節約資源是根本之策,必須精打細算。加強規劃引領和用途管制,實現以較少資源消耗支撐更多優質發展增量。“十四五”期間,全國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計劃比“十三五”期間壓減約300萬畝,以實現用地效率持續提高,節約集約高質高效用地水平不斷提升。

守耕地紅線、促節約集約,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讓“田”更健康、讓“田”更美麗,使山清水秀、林茂田肥、湖美草綠的生命共同體更加生機勃勃,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就能越走越寬廣。(斯凌)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