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謹防“高分考生”炒作死灰復燃


【資料圖】

原標題:謹防“高分考生”炒作死灰復燃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時。24日12點百度及時熱搜前十五,有關高考高分考生信息的占到了9個。翻看這些信息的原始來源,有的是第一時間是由國內正規發布的,有的是自媒體大v發布的,有的是相關機構公眾號發布的,有的是考生家長等發布的。這些信息中,如果說有的信息具有正能量值得傳播,如“敬禮娃娃”等,那么更多的則是涉嫌蹭人們關注高考熱度而進行的“高分考生”“高考狀元”的再次炒作。

我們在為這些高分考生取得好成績送上最誠摯祝福的同時,這也再次讓我們見識了“高考狀元”“高分考生”信息的熱度,以及相關方面參與炒作的不一般的熱情。但顯然這樣的信息發布或轉發都是不合規的。今年1月份,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規范高考成績發布管理,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喜報”“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除教育部規定的特定事項外,只能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信息提供給考生本人及有關投檔高校。

那么,需要追問的是,上述這些(自)媒體發布的所謂“高考狀元”“高分考生”等信息,都是通過哪些渠道獲得和散布出來的呢?要知道,就現有相關信息報道的綜合深度看,僅是考生自己或家長單個信息主動散發出來,很顯然很難在短時間內就能得到如此詳盡的了解和傳播,其背后極有可能得到了多方面的有意無意助力。

應該說,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負面作用是明顯的。比如過度宣揚應試教育,對國家倡導的素質教育弊多利少,對教育資源的平衡、教育公平機會的回歸也并無利好。也正因為這樣,近些年來,每到高考前后,禁止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就成為常態動作。事實上這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一度在主要和正規媒體基本銷聲匿跡,偶爾有自媒體等網絡炒作。

然而遺憾的是,就今年的已有信息看,“高考狀元”“高分考生”炒作似乎有再一次復活的傾向和跡象。

何以如此?連續治理、情勢好轉之下的管理松懈等,也許是無法回避的原因之一。但筆者以為,連續打擊之下沒能完全清除、一遇松懈環境就“春風吹又生”的星火燎原、死灰復燃,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事實也許正是這樣。近些年,我們年年遏止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等,但每年情勢和動作不盡相同,整治的力度是不一樣的,進而效果等也是不一樣的。整治力度大的年份,炒作的現象就少些,整治力度欠一點,炒作的現象就多些,但始終沒有完全禁絕,總有一些(自)媒體等參與其中。

面對今年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等有復燃之勢,需要教育等有關方面形成合力,迅速對全媒體進行有力的自查和“清場”,把相關涉嫌炒作的人和事找出來,并進行嚴肅的處理。這也給有關方面提了個醒,遏止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等現象,是一個復雜長期過程,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及時針對每年的不同情況,與時俱進安排相應的遏止舉措。(余明輝)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