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僅靠“網紅”文旅局長帶不來景區“長紅”不衰_世界焦點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僅靠“網紅”文旅局長帶不來景區“長紅”不衰

5月18日,新華社刊發一篇題為《跟風制造文旅局長“網紅”,請適可而止》的文章指出,如今有不少地方盲目跟風,制造文旅局長“網紅”,但從實際效果來看,付出與回報并不成正比。很多文旅局長當上“網紅”,并沒有換來流量和紅利,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后,局長的身份也很難再當賣點。而“網紅”文旅局長們的宣介和表演,也就淪為了自娛自樂。

確實,細心的人就會發現,近年來,不少地方的文旅局長對宣傳、推介本地旅游資源“情有獨鐘”。大家紛紛在各短視頻平臺為家鄉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代言,但眾多網友看到的只是文旅局長們化身古人、仙人或野人時千奇百怪的穿著打扮,以及聽到他們口中各種云里霧里的保證和承諾,對于其鼓吹的景區情況真實性知之甚少。以至于有的網友欣然前往景區,結果在所見所聞所感中大失所望,直呼自己上當受騙。

出現這樣的情況,讓一些本來就名氣不大、正在明確發展定位、亟需找到“長紅”突破口的景區很“受傷”。就因幾場缺乏誠意和干貨的直播,丟掉了網友對景區彌足珍貴的信任,無形之中也拉遠了景區與游客的距離,難以出現“頭回客”變“回頭客”,好口碑“一傳十、十傳百”,接待量井噴的景區“長紅”態勢。為什么會這樣?明明某些文旅局長直播時很專注、很賣力,結果卻吃力不討好,與游人如織的預期大相徑庭,這背后有著深層次原因,值得各方探究。但有一個原因是最重要的,就是這些文旅局長既沒有準確研究出當前旅游市場規律,也沒有摸清游客的心理需求,這樣的表演只會唱“獨角戲”,讓觀眾看得索然無味、昏昏欲睡。

由此可見,僅靠文旅局長一頓“猛如虎”的宣傳組合拳,沒有通過充足的準備向網友展現本地旅游資源的特色、亮點、文化內涵,以及網友最看重的景區后勤服務細節,是打不準對外宣傳“靶心”,也打不響旅游品牌,更打不動游客的心,很難吸引網友前來打卡。如果某些文旅局長還在宣傳本地旅游資源的方式方法上盲目跟風,只會讓自己當一回反響尷尬的“網紅”,也許短時間內會帶來一點“流量”,但因景區的景致、安全、交通、住宿、飲食等關鍵性指標不盡如人意,游客只會屈指可數,最終難以形成“留量”,竹籃打水一場空,讓景區的發展停滯不前。

眾所周知,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業態,僅靠“網紅”文旅局長的嘴上功夫,把本地旅游資源夸得天花亂墜,明顯是不能讓景區“長紅”不衰的,因為游客的眼睛是雪亮的,沒有誰會第二次去體驗感很糟心的景區。所以說,各地景區要吸引游客紛至沓來,甚至流連忘返,一定要著眼長遠,練好內功,在景區的特色、亮點、服務和性價比上花心思、取實效,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形成景區、游客、輿論三位一體的良性循環,才能通過旅游業拉動經濟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讓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潘誠)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