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市場觀潮丨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將促進企業轉型 視訊


【資料圖】

【市場觀潮】

原標題: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將促進企業轉型

趙昂

為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關于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的意見》。該意見提出,房地產經紀機構要合理降低住房買賣和租賃經紀服務費用,鼓勵按照成交價格越高、服務費率越低的原則實行分檔定價。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房地產經紀企業近105萬家,其中僅去年就新增注冊15.7萬家。

事實上,住房買賣和租賃經濟服務費用,一直是房產交易和租賃過程中的主要交易成本之一,一般為按交易價格的一定比例收取,隨著房產交易和租賃價格上漲,中介服務費用也水漲船高,原本“毛毛雨”的中介費用,已經成了不小的交易負擔。但這樣的上漲并未得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可,這是因為盡管房產交易和租賃價格上漲,房地產中介提供的經紀服務卻是相差不大的。

更為關鍵的是,隨著房地產存量房規模的增加,加之城市建設區域不可能無限無序擴張,房地產市場已經從“增量交易”逐步轉向“存量交易”。在這樣的情況下,過高的中介經紀費用,會導致房地產市場交易成本上升,對活躍市場有不利影響。換言之,改變過去單純按交易價格比例“提成”的經紀服務費用收取辦法,按照成交價格越高、服務費率越低的方式分檔計價,不僅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活躍市場,也有助于扭轉中介機構競相提價以獲得更高經紀費用的情況。

也就是說,在“存量交易”時代,房地產經紀機構的利潤增長點,不再以成交價格上升帶來的經紀服務費用增長為主要來源,而是要回歸到經紀服務的本身上。在符合消費者承受能力的前提之下,尋找物有所值的房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其多元化需求,同時促使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實現高效和共贏。

其實,目前外部政策的調整,也是向著減輕房地產交易和租賃成本方向發展的,比如目前正在推進的“帶押過戶”,就減輕了過去交易雙方的“過橋資金”壓力,節省了不必要的金融成本,也壓縮了交易周期。換言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房地產交易的不必要成本會日益優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地產經紀機構面臨轉型,不再是追求更高的交易價格,而是要為交易雙方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在市場競爭中,部分房地產經紀機構也需要改變現在“等客戶”的狀態,或是盲目尋找、價高者得的狀態,而是要深入社區,尋找更匹配的客戶和房源。畢竟,從目前二手房的交易市場氛圍來看,購房者也更加理性,考慮因素更為多樣化。

當然,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如何將房地產經紀服務的規范化落到實處,不僅需要各地將交易過程中的諸多細節詳加規范細化,也需要有關方面完善市場監管機制。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