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家政業專項集體合同讓從業者吃下“定心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家政業專項集體合同讓從業者吃下“定心丸”

家政業專項集體合同的簽訂,有利于規范行業用工秩序,有利于穩定家政企業職工隊伍,有利于增強職工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為維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以后當保姆有了保障,心里踏實多了。”金牌月嫂王金妹說。日前,河北省石家莊市通過簽訂家政行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讓月嫂、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6個工種的家政行業從業者工資收入有了法律保障。同時,協議中還明確為職工繳納上崗期間意外險等內容,讓家政行業從業者吃下“定心丸”。(4月24日《工人日報》)

由于家政行業用工方式多元、勞動關系復雜,勞動合同、服務協議、中介協議并存等問題廣泛存在,一旦出現勞動糾紛,用工雙方的權益往往難以得到保障。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的《深化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三年實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到2023年,每個“領跑者”城市培育3家以上品牌化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制家政人員占比過50%),社區家政網點服務能力覆蓋率達到90%以上,10%的家政從業人員接受過家政相關學歷教育。石家莊市家政業專項集體合同的簽訂,是規范家政行業發展的具體行動,使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更高質量發展,力爭打造家政服務品牌。

工資是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石家莊家政行業工會聯合會與行業協會開展工資專項集體合同春季要約行動,家政行業行政方和職工方代表對職工工資進行專項集體協商,最終確定了各市區和縣級家政行業工資支付辦法、計時工資標準、加班工資等內容,減少了家政行業從業者在找工作時存在的工資不平等問題。通過協商,明確了月嫂、育嬰員、醫院護工、養老護理員工資增長幅度為6%,鐘點工、家政服務員增幅為5%;詳細規定了白班制和24小時制的最低工資標準;安排職工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相關規定。

石家莊全市家政行業有了統一的工資標準,讓家政員工更有安全感,讓家政企業更有凝聚力。家政業專項集體合同的簽訂,有利于規范行業用工秩序,有利于穩定家政企業職工隊伍,有利于增強職工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為維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樣可以使家政服務人員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吸引更多的家政服務人員到履行集體合同的家政服務公司工作。同時也促進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做大做強,運作更加規范,起到“領跑者”的作用。

對于家庭服務員來說,他們從事這項工作,一方面關心底薪和社保等各種福利,另一方面,他們更關注手頭獲得的辛苦錢以及工作時被社會認可、尊重的程度。家政服務人員隊伍長期以來的不穩定,暴露出家政服務行業用工制度存在一定的空白。家政業專項集體合同的簽訂,可以平衡用工方人力成本和勞動者社會保障之間的矛盾,讓家政服務享受到各種本應該他們享受的福利,讓他們得到社會的尊重,讓他們有一種職業尊嚴感。家政服務人員隊伍穩住了,發展壯大了,才能讓民眾享受更好的服務,促進社會穩定,增加民眾的幸福感。愿其他地方督促家政服務行業簽訂集體合同,尊重家政人員的勞動,讓家政人員吃下“定心丸”,從而不再有后顧之憂。(胡建兵)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