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事通!徽商銀行持續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 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近年來,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徽商銀行認真落實監管要求,圍繞國家戰略布局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重點,持續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科創金融業務穩中有進、進中向好。截至3月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664.18億元、5193戶,分別較年初凈增78.88億元、887戶。
【資料圖】
據悉,徽商銀行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一是高度重視,頂格推進科創金融工作。徽商銀行黨委高度重視,多次召開了專題會議,該行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研究如何支持科技創新工作,定期調度服務科創企業的重點工作事項。
二是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機制。通過認真研究政府和監管部門系列文件,徽商銀行在2017年已制定了科技型企業客戶認定標準文件,明確客戶準入范圍,將各級政府認定的科創企業和新興產業鏈內企業納入服務重點對象。近年來,圍繞“三專六單”等服務機制建設,該行制定金融服務方案、業務指導意見、產品服務、營銷指引、考核激勵等專屬文件制度30多項,在科創金融組織領導、營銷對接、產品創新、授信審批、資源配置、專營支行建設等方面建立了較為全面的制度保障。
三是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組織架構。在總行層面,2017年即成立科創金融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在前臺部室設置科創金融管理團隊和制造業管理團隊,統籌推動全行科技創新和戰新產業金融服務工作,在中后臺部室指定科創金融專員,參與全行科創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在分行層面,建立分行級金融服務專班,明確責任部室,指定業務、審批專員,組織實施分行轄內科創金融業務發展規劃。在支行層面,以科創金融專營支行為標桿,各支行均參與科創企業營銷對接。
四是打造了專注專業的專營支行。該行早在2015年就在合肥高新區成立了首家科創金融專營支行,并給予支行授信轉授權,目前全行已在合蕪蚌滁和宿州5市創建了7家專營支行,覆蓋了省內重點科創區域。2022年,在安徽銀保監局的指導下,該行積極開展了科創金融專營支行質量提升系列行動,完善了科創金融考核指標,升級了考核、激勵、授信、風險容忍等單獨管理機制。2022年度,根據安徽銀保監局創建要求,該行7家存量專營支行中已有4家實現業務指標達標,創建工作初見成效。
五是創新了服務科創企業的專屬產品。結合科創企業高科技、高風險、高成長、輕資產等特點,該行創新了“線上+線下”“標準+特色”的專屬產品。優化了無還本續貸、中期流貸、科技訂單貸、專利貸等線下抵質押類貸款產品;重點結合“科創打分卡”五維參數,自主研發了“技術流”評價體系,并依托該體系開發了“科技e貸”“初創e貸”“總對總”“園區貸”等線上貸款產品,截至目前,線上科創信用類貸款余額56.66億元、貸款戶數2031戶,線上擔保類貸款余額15.12億元、貸款戶數327戶。開展了“貸投批量聯動”“人才貸”“青創貸”“科大校友貸”“戰新貸”等區域特色化產品,累計服務科創企業超1000戶,投放貸款近20億元。
六是堅持試點先行,探索高新區服務模式。去年,該行開展了支持合肥高新區建設試點工作,制定了專項支持方案,實施區內支行差異化考核,參與了“貸投批量聯動”首批試點,建立了單獨的園區科創企業準入標準。今年2月22日,該行在高新區舉辦了“百億助萬企”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后續,將推廣復制,加大對試驗區的金融服務力度。
七是科技賦能信貸風險。該行針對科技型企業特征,利用大數據技術,首創“技術流”評價體系,將評價結果切入風險預警與貸后管理系統,生成科創企業工商、稅務、財務、創新能力的綜合畫像報告,及時向分支行提示預警信息,逐步構建了成熟的科創企業線上業務“場景化白名單篩選模型、授信準入模型、自動審批模型、貸后預警模型”四道防線風控架構,深化筑牢“數據、系統、流程、技術、迭代”五大支撐體系,強化落實“數據應用、模型迭代、系統建設、組織推動、分析監測、日常管理”六大舉措。
八是分層管理客戶信貸需求。通過“技術流”深度賦能,該行通過“資金流”與“技術流”互補,對科創企業實施分層分類管理,根據不同客戶等級分析客戶需求,進一步優化線上信用產品“科技e貸”,并從線上信用貸款審批模式延伸到科技企業線上“總對總”等擔保業務模式,實現銀擔信息共享、線上審批、批量擔保、自助提款。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