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用信用評價機制壓實餐飲企業責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用信用評價機制壓實餐飲企業責任
據報道,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倡節儉、反對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樹立文明新風尚,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關于防止和減少餐飲浪費的公告(征求意見稿)》。公告從八個方面提出一系列舉措推進反餐飲浪費工作落實落細,包括嚴格明碼標價、推行明白標量、減少宴會餐飲浪費、完善用餐評價體系、加強行業自律、倡導節儉風尚、持續宣傳引導、加強督促指導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堅決清理整頓“舌尖上的浪費”“酒桌上的應酬”等干部群眾深惡痛絕的突出問題,到制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切實遏制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紀違法現象;從啟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到發起“光盤行動”、掀起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餐桌新風……一系列有力整治舉措推動餐飲浪費現象有所改觀,全黨全社會厲行節約的良好風尚正在形成。但也需看到,節日、婚宴、壽宴等大型宴會,仍時常成為餐飲浪費的重災區。
在反對餐飲浪費方面,餐飲企業具有法定責任和義務。2021年4月29日起施行的反食品浪費法明確了各項制止食品浪費行為的法律依據,并將餐飲服務經營行為作為重中之重;2022年11月,多部門聯合發布《飯店餐飲企業宴會宴席反餐飲浪費指南十八條》,對進一步引導餐飲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明確了制度安排;國家發改委此次就防止和減少餐飲浪費征求意見,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
前不久,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飯店業信用等級評價規范》,其中,制止餐飲浪費被納入飯店業信用等級評價國家標準,受到社會關注。把信用評價機制與餐飲浪費掛鉤,可以推動餐飲業加強行業自律,盡到反食品浪費責任。監管部門要強化明察暗訪,對餐飲業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一旦發現餐飲業沒有盡到責任和義務,應依法依規予以處罰并督促改正。廣大消費者應主動摒棄要面子和講排場的陳規陋習,樹立健康、文明、綠色的消費理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