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關注:醫美消費冷靜期讓權益保護更有質效


(資料圖)

原標題:醫美消費冷靜期讓權益保護更有質效

為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促進醫療美容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發布了《醫療美容消費服務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簡稱示范文本)。示范文本專門提示消費者應增強對醫療美容服務風險的了解和認知,并規定了消費冷靜期,賦予消費者在冷靜期內解除合同并要求全額退款的權利。此外,示范文本還設立了爭議解決條款,倡導消費者依法維權,不得干擾正常醫療秩序、侵害醫務人員合法權益。

醫美服務行業屬于新生事物,是消費糾紛較多的領域。根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統計,中國每年平均有20000起由于醫療美容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醫療美容行業用戶投訴的主要原因有:醫美效果沒達到預期、機構亂收費、價格過高、使用假貨/水貨,以及醫生/美容師操作不規范或水平低等。

醫療美容行業,消費者維權較難。之所以如此,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整個醫療美容服務行業缺乏規范化的合同文本,無以規范消費者和醫療美容機構之間的服務關系。示范文本的出臺,對于規范美容醫療機構的營銷行為、落實明碼標價、實行風險告之,以及對醫美服務的項目名稱、預期效果,服務費用和權責利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有了合同依據,也為消費者維權提供了要素保障。

除了規范化合同的“零突破”之外,“醫美冷靜期”的出臺,無疑為消費權益的保護,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設置消費冷靜期,意在追回消費者的金融貸款,給予消費者一定的“后悔權”。冷靜期制度的設置有利于在政策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保護處于弱勢的消費者,并實現合同實質化平等,同時督促經營者誠信經營。也正是如此,從網購到健身,從購買保險到銷售基金,“冷靜期”制度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已成為保護消費權益的重要制度安排。經過冷靜期后,沖動式消費的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可以讓消費者在冷靜之余實現理性消費。

醫美消費冷靜期的制度設計,在商家與消費者簽了服務協議之后,無論是采取預付卡模式還是信貸分期付款的方式,在未開展實質性的醫美之前,消費者都可以在冷靜期解除合同和要求全額退款。相比于其他領域如購物等而言,醫美消費由于涉事故風險,再加上整個行業目前也處于相對粗放的發展態勢,更需要消費者保持足夠的消費理性,慎重作出選擇。同時也需要通過規范化的合同,加強對機構經營行為的規范,引導消費者到正規機構接受醫療美容服務,以此保護合規企業的正當權益,讓無資質的黑醫美逐漸失去市場。消除劣幣驅逐良幣的行業生態,消費者的權利才會得到根本保障。

規范醫美行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堅持“預防為主,打防并舉,標本兼治”的原則。示范文本的出臺是強化源頭約束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消費者權益保護質效的關鍵舉措;既是誠信履約的要素保障,也是規范權利義務的參照樣本,更是便于各方監督的基本依據。以此為基礎賦予消費者“冷靜期”“后悔權”,對提高整個社會的治理能效,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唐偉)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