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好未成年人保護“同心圓”
(資料圖片)
原標題:畫好未成年人保護“同心圓”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全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工作情況,并發(fā)布6起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示范建設典型案例。
所謂未檢社會支持體系,是指檢察機關通過搭建協作平臺,鏈接各類社會支持資源共同參與未檢工作,從源頭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種社會治理模式。從司法實踐看,對罪錯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往往涉及心理干預、教育矯治、觀護幫教、家庭教育指導等諸多問題;對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也涉及心理疏導、教育環(huán)境改善等一系列問題。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單純依靠檢察機關一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就需要構建專業(yè)且規(guī)范的社會支持體系,為涉案未成年人順利回歸正常生活提供全方位幫助。
檢察機關很早就認識到這一問題,并致力于推動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從最初個別檢察機關在個案中嘗試鏈接社會資源,到最高檢與共青團中央一道探索社會支持工作機制,再到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guī)范國家標準出臺,未檢社會支持體系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2020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均就社會力量協助司法機關做好未保工作作出規(guī)定,這為進一步加強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建設提供了明確法律依據。
在此次發(fā)布的典型案例中,無論是開展精準幫教和家庭教育指導,幫助涉罪未成年人回歸學校,還是強化社會支持協同,救助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抑或從個案中發(fā)現類案隱患,搭建社會支持平臺助推鄉(xiāng)村綜合治理……都可以看出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在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助力未成年被害人回歸正常生活、推進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積極意義和獨特價值。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也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責任。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就是檢察機關推動社會多方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的有益示范。期待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合力畫好未成年人保護“同心圓”,更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成才。(馬樹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