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對陪診師職業盡快立規矩才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對陪診師職業盡快立規矩才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作為新生事物,職業陪診師的存在確有其合理之處,也確有現實價值,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這般現實下,對各相關方而言,需要去做的事情,不是將其一棍子打死,也不是喊打喊殺,而是應該想辦法補短板,解決陪診行業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讓這一行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蕁麻疹隔幾天就犯,該看中醫還是西醫,去哪家醫院好”“父母三天兩頭就要去醫院,我和老公在外地有心無力”……近年來,現實需求催生出陪人看病、替人取藥、幫人問診的陪診師職業。一方掏錢買服務,一方收錢來幫忙,本是兩全其美的事,但記者在采訪時發現,陪診行業存在難以獲取信任、資質監管欠缺、陪診師與患者之間邊界難以把握等問題。(3月27日《工人日報》)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個新興的職業應運而生:職業陪診師。職業陪診師的出現,讓“陪人看病、替人取藥、幫人問診”有了明確的價格,一方面,這對患者的家屬來說,是一種“減負”;另一方面,這也滿足了不少獨居人群的現實需求。一時之間,職業陪診師備受關注。

職業陪診師的出現是市場的產物,但因為是新生事物,也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比如,陪診師如何獲得患者的信任,這是一個大問題,作為患者的“臨時家人”,陪診師首先要做的是取得信任。患者會擔心自己找的陪診師服務質量不高、不專業,遇到問題無處投訴,而陪診師認為與患者之間的邊界、尺度和分寸感難以把握。此外,陪診師目前尚不需要專門的培訓,不需要考取任何的資質,也沒有學歷限制,群體素質參差不齊,陪診行業沒有行業標準,監管部門沒有辦法進行全方位的監管……種種問題的存在,是陪診行業無法回避的痛點,也是陪診行業一直未能形成規模的重要原因。

作為新生事物,職業陪診師的存在確有其合理之處,也確有現實價值,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這般現實下,對各相關方而言,需要去做的事情,不是將其一棍子打死,也不是喊打喊殺,而是應該想辦法補短板,解決陪診行業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讓這一行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如何讓陪診市場健康發展?這需要多措并舉。一則,對相關部門而言,應盡快出臺行業指導性文件,對陪診師的培訓、職業資格、機構等進行嚴格把關,讓陪診師有統一規范的“輸出口”,既要保護好患者的權益,也要保護好陪診師的權益。二則,要厘清患者與陪診師的法律關系,如果陪診師與患者及其家屬發生糾紛,權利與義務如何界定,應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三則,還要建立相關的行業協會,在監管部門、司法機關之外,應當有一個第三方的協調機制,既要保護各相關方的權益,也要減少對司法資源的浪費。

陪診師不只是一份簡單的工作,也是一份充滿陽光與溫情的職業。只有對陪診市場進行規范管理、建章立制,才能讓這一行業的發展行穩致遠,也才能讓每一名患者都能感受到社會分工日益精細化的“紅利”。(龍敏飛)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