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要聞】工事工評丨年輕人輸出“清潔的力量”是件好事
(相關資料圖)
李靖
近期,《中國青年報》報道了一批“俯身做保潔”的年輕人。有別于傳統保潔行業的“游擊隊”和“鐘點工”,這些年輕人做保潔,主打“專業”和“口碑”。他們一般5人團隊身穿統一服裝,拿著大包小包的專業設備,進入房間“大掃除”。同時,他們也將自己的工作過程用短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上傳到社交媒體平臺上給網友分享“清潔的力量”。“解壓”和“治愈”成了網友們評論的關鍵詞。
家政這一傳統服務業向來被視為是中老年人扎堆的行業,現在年輕人過來“湊熱鬧”,可并不是要搶中老年人的飯碗。產業數字化轉型與細分市場需求的增長,才是當下年輕人樂意投身家政行業的主要原因。以保潔服務為例,報道中所提到的“深度清潔”就是細分市場需求之一,要求從業人員有比較專業的清潔技能;同時這一需求的主體基本都是熟諳網絡的新生代客戶,追求有品質的生活與服務,往往客單價能比傳統保潔服務要高出不少。“深度清潔”服務通過數字化運營、數字化獲客,以新生代客戶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方便的網絡渠道直接將服務推送至終端,這都是傳統的保潔服務難以觸達的新領域。
升級轉型后的家政產業已經不再單純是輸出勞力服務,同時也需要智力的投入。因其“新”,所以能為年輕人提供一個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的平臺。與此同時,年輕人的擇業觀也有了新的變化,很多人不再認為家政服務這樣的體力勞動“不體面”,有不少年輕人甚至主動從令旁人艷羨的白領工作中“逃離”出來,加入體力勞動者的隊伍。不想在職場中“卷”,而只是想做一份簡單實在的體力勞動工作,這樣的選擇某種程度上彰顯了年輕人勞動觀、價值觀的本源性回歸——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勞動,靠雙手勞動養活自己并不丟人。從事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自身價值的工作,并且通過這樣的工作給其他人帶來簡單樸素的快樂,引導人們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這難道不是勞動的核心要義嗎?
年輕人輸出“清潔的力量”是件好事,隨著未來我國家政產業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產業轉型升級腳步的逐漸加快,更多年輕人投身其中將會進一步促進家政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國家也應該在相關后備新型人才的培養、規范行業健康發展方面多下功夫,幫助更多從事家政服務的年輕人通過踏踏實實、充滿創新的勞動實現自身價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