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傳遞“堅持”背后的感人力量


(資料圖片)

原標題:傳遞“堅持”背后的感人力量

近日,一則關于八旬“候鳥”老人汪敏江在海灘上撿垃圾的新聞引發關注。照片里,汪敏江老人埋頭拉著一個垃圾盒,身后是被清理干凈的樂東黎族自治縣龍棲灣波波利海岸。汪敏江老人的凡人善舉引來眾多網友點贊,大家紛紛留言表達敬意。

三年里,每天堅持數小時到沙灘撿垃圾,激發老人做出如此行動的,是那句樸素的“我愛大海,一看見大海就很高興,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海洋”。雖然是一名來自遠方的“候鳥”,老人卻從心底把海南當成家,看到沙灘有垃圾,就忍不住主動去清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傳遞出無私奉獻的感人力量。

汪敏江老人的堅持,改變的不僅是沙灘,還有周邊人的態度。老伴從一開始的反對,到現在成為鐵桿粉絲;小區鄰居、志愿者加入進來,物業公司送來垃圾桶,周圍漁民不再亂丟垃圾。汪敏江老人的粉絲團壯大了,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心生感動到付諸行動,熱愛海洋、守護家園不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現如今,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可是從理念到行動,還有一段距離需要跨越。在一些人看來,環境保護主題宏大、涉及面非常廣,而一個人節約幾張紙、少用幾度電、不亂丟垃圾的影響微乎其微,做與不做似乎意義不大。因此,意愿較強而行動力不足,滿足于當一名“旁觀者”而非“踐行者”的現象比比皆是。相形之下,汪敏江老人自發行動,即使最開始得不到家人理解也依然不放棄,體現出保護環境知行合一的可貴之處。

獨特的濱海風光是游客眼里的靚麗風景線,殊不知,海洋也在承受著沉重負擔。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全球約有上千萬噸垃圾進入海洋。保護環境貴在行動、難在堅持。就拿沙灘垃圾清理來說,海南島四面環海,海岸線漫長,更需要人人從身邊做起、從日常做起,到海灘游玩時不亂丟垃圾,減少垃圾入海數量。引導市民游客呵護海洋,有關部門不妨加大宣傳,多挖掘一些“老人與海”的感人故事,提升市民游客環保意識,讓好經驗、好做法廣泛推廣;又如,完善沙灘環保設施,給予市民游客多些便利,讓環境保護成為舉手之勞的“易舉”;再如,搭建平臺,組織活動,讓類似凈灘的行動常態化、可持續化,為更多人參與環保架起“橋梁”,等等。

匯聚眾智眾力,引導更多人把環保意識化為行動自覺,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定能呵護好靚麗的海岸線,合奏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曲。(韓慧)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