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讓休閑農業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2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名單,廣東省仁化縣、開平市等60個縣(市、區)榜上有名。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從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積極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出謀劃策,再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立足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為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產業指明了方向。適時公布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具體行動,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有效措施。
發展農業產業,不再像過去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亦不再是簡單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應“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要潛力,發揮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抓好農村電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細究這次入選的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它們大都有世界知名的自然文化資源,憑借豐富多樣、深度融合的休閑農業類型“破圈”,進而收獲聯農帶農富農的效果。數據顯示,四成以上的縣休閑農業收入超過10億元,七成以上的縣休閑農業接待人次超200萬。概言之,以生態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農耕文化為魂的鄉村休閑旅游業,可打造成為推進農業農村走向現代化的優秀樣板。
有特色才有市場,有創新才能發展。必須正視,隨著鄉村休閑游的走紅走俏,一些地方在項目規劃方面存在同質化現象,缺乏小眾類、精準化、中高端產品和服務,品牌溢價有限等問題較為突出。要想做好鄉村產業振興這篇“文章”,應當想方設法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奮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仁化縣依托世界自然遺產,實現“山水農”全面融合發展;開平市巧用鄉村休閑旅游景點和特色線路,打造多層次、多種類、多功能的旅游產品……一系列創新性舉措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經驗彌足珍貴,這啟示我們要發揮鄉村休閑旅游業在橫向融合農文旅中的連接點作用,大力推進“休閑農業+”,突出綠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態田園底色、守住鄉土文化本色,彰顯農村的“土氣”、巧用鄉村的“老氣”、煥發農民的“生氣”、融入時代的“朝氣”,把鄉村打造成為產業高地、生態綠地、文化福地和休閑旅游打卡地。
產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經濟旺。在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借鑒休閑農業重點縣建設的探索與經驗,更加聚焦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資源適度集聚,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靜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