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搶購風又起,囤藥“后遺癥”怎能忘


(資料圖)

原標題:搶購風又起,囤藥“后遺癥”怎能忘

囤藥風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兩天,奧司他韋在微博熱搜上高居不下。這個藥品之所以上熱搜,是因為近期伴隨著流感預警的發布,抗流感藥物需求激增,流感“神藥”奧司他韋被推向風口,出現熱賣甚至緊缺的情況。百度指數顯示,近一周內,甲流搜索指數飆升,甲流常用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搜索熱度環比增長960%。

這波熱搜讓不少人的囤藥神經又緊張起來,經歷過幾輪囤藥風后,雖然知道盲目囤藥不對,可很多人還是免不了擔心。有網友很焦慮:“囤不囤真是兩難,怕到時大面積甲流買不到,囤了如果用不上的話又很浪費,你們都囤了嗎?”有網友很反感:“求求大家別再頂藥品上熱搜了,別制造囤藥恐慌了。”

備藥本身無可非議,有備才能無患,但再多的藥也經不起囤積居奇。現在搶購藥品的人,應該回想一下,之前新冠囤的藥吃完了嗎?藥終有過期的一天,盲目囤藥后藥品最終的走向就是垃圾桶。前一陣,就有一則布洛芬被扔垃圾桶的消息登上熱搜。

當初囤藥風留下的后遺癥歷歷在目,這種代價需要一次又一次上演嗎?對于個人來說,盲目備藥存在濫用風險。醫生已經說了,奧司他韋是處方藥,不建議自行購買、自行服用。就算出現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才是正確選擇。對于社會來說,跟風大量囤藥造成短時間內的資源擠兌,你所囤積的過量的“閑置”藥可能就是別人的救命藥。而且最終大量棄藥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會對環境造成未知的長期隱患。

比起病毒,衍生心態更可怕。從連花清瘟、布洛芬、蒙脫石散,再到現在的奧司他韋,一波又一波的囤藥風接連不斷。公眾的囤藥焦慮,多是因為當時買不到藥,越是買不到藥越恐慌。經歷過一藥難求的窘迫,所以不少人面對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選擇“寧可信其有”,畢竟“手中有藥,心中不慌”。

因此,要最大程度消除公眾的囤藥焦慮,藥品保供必須做好科學引導和預案。在3年的抗疫過程中,我們已總結出許多應對流行病的寶貴經驗。一方面,對流行病所需藥物要作出重點安排,保障群眾基本購藥需求。經過了一波波搶藥風波,藥品生產企業也應做足準備,努力確保藥品生產。實際上,大部分購藥難癥結并不在生產環節,而在流通環節。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嚴厲打擊囤積居奇、擾亂市場、哄抬物價的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看得上病,買得上藥,有充足的醫療資源,民眾才能有更多的安全感。對于個體來說,也應保持兼聽則明的態度,避免負面信息過載,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焦慮。

經歷過疫情風暴之后,無論是個體還是社會,都不應該好了傷疤忘了痛,讓“囤藥后遺癥”一犯再犯。(陳進紅)

標簽: 奧司他韋 囤積居奇 歷歷在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