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點丨為技能人才搭建出彩平臺
【資料圖】
原標題:為技能人才搭建出彩平臺
再造一個新廣東!經濟第一大省廣東開年便錨定“制造業當家”、高質量發展規劃了新藍圖。制造業要“當家”,廣東總量約4200萬的農民工便是家里的“頂梁柱”。春節后,廣州發布重點產業緊缺人才目錄,涉及高端裝備等產業鏈上301個急缺工種;廣東遠程職業培訓平臺緊急“上新”36項培訓課程,為智能制造等領域培育“新工匠”……再造一個新廣東,離不開再造新時代農民工。
在各地穩就業的努力下,今年“用工荒”看似不再,但結構性缺工仍是較大范圍存在的突出問題。近年來,農民工第一大省廣東為應對技能人才短缺可謂傾盡全力,實施“廣東技工”工程對產業工人進行史無前例地“再造”,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現代技工教育體系。目前,技能人才總量已達1850萬人,但仍不能解企業之渴。有廣東企業透露,同樣用2000名員工,以前產值20億元、現在40億元,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就是產值倍增的法寶。今天,大灣區工廠向著數字化智能化飛速奔跑,機器人在產線上制造機器人,一座座“燈塔工廠”落成,一個個先進制造業集群邁向世界級……廣東技工也應加速與廣東制造共成長。當前,廣東啟動制造業當家技能人才支撐工程,廣州、東莞、佛山等制造業大市競相推出新一輪產業人才計劃,都是為了打造與產業發展高度契合的技能隊伍。
每位勞動者都是富有感情和創造力的個體。要真正實現共成長,吸引年輕技能人才進廠,首先要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從事制造業一能有奔頭,二能被尊重。
如何有奔頭?建立多元的培養和激勵機制,讓一線工人由“工”到“匠”,薪資、前景一目了然。在廣東,不少專精特新企業已建立起周密的“八級工”制度,新人一進廠就有清晰的培訓、晉升路徑。但對許多中小制造企業而言,培訓工人的高昂成本常令他們望而卻步,有心無力。為此,廣東正著力構建“產教評”技能生態,龍頭企業出標準、出崗位、出師傅,院校出學生、出教師、出資源,政府出政策、出資金、出管理,共同貫通由“工”到“匠”的通道。
如何獲尊重?為技能人才出彩搭建舞臺,在全社會營造崇尚一技之長的濃厚氛圍。這幾年,廣東聚焦農民工就業大市場,持續擦亮“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金字招牌”。聚光燈下,技工、廚師、保姆得以被看見,收入和地位大幅提高;通過常態化舉辦技能大賽,帶動技能人才練兵比武。順德農村走出來的小伙子周楚杰獲世界技能大賽冠軍,亮相兔年央視春晚,成為年輕人眼中的“明星”。
相信當廣東數千萬農民工都能以精湛技能創造人生“高光時刻”之時,廣東制造也必將迎來新的“高光時刻”。(鄭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