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微速訊:電視劇《三體》:讓極致的科幻浪漫照進現實
(資料圖)
原標題:電視劇《三體》:讓極致的科幻浪漫照進現實
“從《三體》開始,中國科幻劇時代開啟了。”這是無數網友在看過科幻電視劇《三體》后的真實感嘆。電視劇《三體》自1月15日開播以來,關注熱度持續上升,每當重要劇情節點播出,都會聚集起社交平臺的討論熱潮;“科學邊界”“古箏計劃”,一個個真實又奇幻的熱詞,都迅速引發熱情網友的自發解析和二次創作。據媒體報道,截止2月3日,該劇在CCTV-8最高直播關注度為1.95%;收官之際的《三體》在豆瓣評分仍然保持在8.1分;微博熱搜“三體贏麻了”閱讀次數已突破4.2億,討論量達2.3萬。
面臨未知宇宙的神秘奇詭和來自高級文明的生存威脅,個人、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文明應當將自己置于何種位置,又應當以何種姿態迎接挑戰?這既是《三體》原著及劇作想要敘述解答的核心問題,也正是令這部科幻巨作廣受各類讀者觀眾青睞的本質原因。圍繞著“三體”的宏大世界觀,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的不僅有“震撼三觀”的硬核科幻,同時還嚴肅討論著無處不在的復雜人性。這種“科學”與“人學”的有機結合啟發大眾積極思考:正是因為有科技,文明才得以延續生存;而只有保藏文明,科技發展才有靈魂和生命。
可喜的是,《三體》劇組在長達七年的籌備過程中謹慎把握住了科幻、文學、視覺、想象等多元素的平衡,最終通過回歸原著的敘事方式予將作品進行真誠具象的影視化改編。走進電視劇《三體》,“科幻迷”可以從中體驗到“物理學不存在”的顛覆和重建;“原著粉”震撼于“紅岸基地”“三體游戲”的精致呈現和還原,直呼劇組簡直是在“顱內取景”;“細節控”深度聚焦人物、劇情和敘事,酣暢品評著演員精湛的演技和完整的鏡頭敘事……事實生動表明,正是由于劇組在創作時總是站在各種觀眾群體的角度進行靈活調整和定位,才真正“擊中”了廣大讀者觀眾的心,讓這部“小眾”科幻作品變為了一場符合大眾口味的“流動盛宴”。
我們還應當看到,十幾年前已完結的小說得以在如今引發“現象級”的轟動影響,一定程度上離不開近年來國產科幻進步以及中國科技發展給人帶來的充足信心與強烈期待。從創作角度看,劇版《三體》可謂“制作雖繁必不省人工”,對原著劇情進行提煉和豐富,讓影視劇更加有血有肉。比如,為講述“三體游戲”情節,大膽采用“動作捕捉+面部捕捉+CG動畫”等綜合技術手段,成功再現原著中的精巧設計。從市場角度看,2023年初的電影電視劇市場重煥生命力,《流浪地球2》和《三體》交相呼應、實力與口碑接棒傳遞,接連推出的科幻視覺盛宴也更有助于在大眾心中形成對于國產科幻的探索欲望和積極愿景。
還要看到,今時今日,劉慈欣筆下的科幻之所以令人震撼難忘,很大程度上還源自于那種“就在未來”“可能實現”的想象與期待。太空電梯、數字永生、外太空文明……如今,理解接納這些科幻元素對于大部分國內觀眾并不困難,許多新奇概念似乎已經不只是單純的幻想,而在視效呈現下更具“紀實”意味,在觀眾心中埋下了一顆期待的種子。
正如劉慈欣所言,中國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其實都深刻推動著影片的突破和跨越,這正是科幻文學、科幻電影存在和發展的土壤。比如1月30日,中核集團在官方微博中寫道“你們盡管想象,我們負責實現”,由此,眾多國企團建式“喊話”流浪地球,紛紛亮出硬核科技,展現出我國創新實力,讓萬千網友直呼“國家浪漫”。從這個層面上講,如今中國觀眾心中的“科幻”種子之所以能夠迅速生根發芽、破土沖天,“核心養分”其實正源自于中國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有目共睹、令人信心充足,社交平臺的熱烈呼應和反饋就是生動證明。
瑰麗的幻想正因為現實的背景方能更顯絢爛多彩??v觀中國科幻與科技事業的發展進步,幻想與現實、此刻與未來的“雙向奔赴”正推動著“中國式科幻”不斷超越創作本身,成為“照進現實”的真切期盼與設想。我們值得相信并期待,只要我們永遠努力創想并且拼力實現,“中國科幻”就可能真正書寫出“人類未來的歷史”,讓極致的“科幻浪漫”成為對未來的美好預言。(陳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