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降臨,你準備好了嗎?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ChatGPT降臨,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ChatGPT智能聊天機器人火爆全球。從表白情書、工作總結到算法編程、學術論文……面對一眾網友各種“花式整活”,ChatGPT對答如流、游刃有余,堪稱新一代“數字懂哥”。隨后,全球科技巨頭也紛紛推出自己的競品:百度的“文心一言”將于3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谷歌公司母公司字母表公司也將推出聊天機器人“巴德”,勢與ChatGPT一較高下。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在制造驚喜的同時,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喚起了更多憂思。有調查顯示,在美國,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大學生開始用ChatGPT做作業、寫論文,為抄襲和作弊換上新馬甲;如同“萬事通”般的人工智能,也引發人們對“技術性失業”的焦慮;有網友甚至開始為哲學的前景擔憂——如果人工智能開始從事理性批判工作,未來的智慧圣殿中,還會有人文思想的一席之地嗎?
這些憂慮不無道理,但格調未免有些晦暗。坦白說,在一種新技術大規模普及前,未來難以預測,風險難以預估,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縱觀人類歷史,蒸汽機使得人類生產力呈指數級提高,也對傳統手工業來了一次“降維打擊”,電氣革命為世界送來光明的同時,電擊傷也讓人不寒而栗。技術日新月異,人心亙古不變。在浩浩湯湯的科技浪潮中,武斷地拒絕和否定并不能打造一個怡然自樂的“桃花源”,面對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主動融入、妥善使用、批判性思考才是“正解”。
事實上,人工智能早已進入我們的生活。社交軟件中的語音識別、電商網購的算法推薦、開車出行時的輔助駕駛……新技術絕非洪水猛獸,只要運用得當,就是生活和工作的好幫手。此外,對于“技術性失業”,我們也不必過于杞人憂天。有人曾感嘆,隨著時代發展,貨郎、鐵匠、打字員、電話接線員等職業逐漸消失,承載著鄉愁的舊時光一去不復返。但事實的另一面是,隨著技術進步,外賣員、快遞員、無人機飛手、陪診師等新型職業方興未艾。新技術浪潮從來都是“破立并舉”,在沖擊傳統就業模式的同時,催生更多新就業崗位。我們不僅記錄歷史,更在創造歷史。
話雖如此,但面對ChatGPT的挑戰,作為文字工作者,我仍心懷忐忑。在拜托多個朋友之后,我輾轉給ChatGPT布置了一篇“命題作文”——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人類的工作和生活,面對新技術的挑戰,人類應該如何應對。它不假思索就交了稿。“閱卷”之后,心情有些復雜:好消息是,那篇小作文水平不高,短期之內還難以跟我們“搶飯碗”;壞消息是,功夫還得自己下,稿子還要自己寫。(悅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