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環球微頭條丨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丨“民呼我行”形成良好自循環治理體系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原標題:西安市電子城街道205所社區探索精細化治理——(引題)

“民呼我行”形成良好自循環治理體系(主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毛濃曦 通訊員 祝盼

11月15日10時,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205所社區在職工書屋舉行11月份主題黨日活動,集中學習、宣傳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匆匆趕來的社區黨支部書記于珍和“藍馬甲”志愿者宋平安在門口相遇。

“宋叔叔,您又從一大早為社區義務巡邏到現在,真是辛苦了。”于珍說。

“你不也為了社區老年人能更好在食堂就餐忙了一早上,別客氣,我們社區一直是你們服務我們,我們幫助你們。”宋平安笑著回答。

原來,近年來205所社區不斷深化志愿服務,居民們踴躍參與。73歲的退休職工宋平安受“紅石榴驛站”和“紅管家服務隊”感染,牽頭成立了一支由14名退休男職工組成的“藍馬甲服務隊”,主動承擔起小區的日常巡邏、核酸檢測維持秩序、卡口守護、服務居家隔離人員等等。于珍則是敏銳察覺到了205所社區的痛點:“我們社區60歲以上居民占到50%左右,老齡化程度高,就餐和就醫問題很關鍵。就餐這一塊,我們要求不斷改善社區食堂的飯菜質量,同時為老年人爭取更大的優惠,最近還達成社區食堂非就餐時間作為老年人聊天、娛樂場所的協議。”

主題黨日活動開始了。參會的代表們圍滿了會議桌,于珍通過相關文字材料和“學習強國”上的視頻帶領大家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之后,由老黨員、老職工講述自己與黨的故事以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感悟。在此之前,社區聽取居民意見“送學上門”,專門印發了黨的二十大相關材料,由黨支部委員們入戶宣講。下一步,205所社區計劃在全體黨員中開展黨的二十大線上線下知識答題,為年紀較大的黨員專門印發相關試卷。

主題黨日活動結束后,現場又“變身”民主生活會。“看社區工作者這么辛苦,我們單元也有很多居民想參與到核酸檢測志愿者隊伍中,為社區出一份力。”“我們社區之前與西安體育學院合作組織的柔力球訓練因疫情中斷,大家都想練,能不能盡快恢復?”“大安能量‘益’站的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商品讓我們感受到了社區的認可和關愛,社區想得很周到。”每一個訴求、問題和想法,于珍和其他社區工作者都認真記在筆記本上。

近年來,205所社區堅持以“民呼我行”為出發點,社區黨組織通過搭建“紅石榴驛站”“涼亭議事會”“板凳會”“民情懇談會”等溝通平臺,主動察民情、訪民意,尤其是成立“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之后,定期接待來訪居民,解決了社區整體改造、操場二次翻新等“疑難急癥”。同時,社區不斷深化網格治理,凝聚“紅色合力”,通過“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鏈條的上下聯動,把工作做細、把行動做實。社區黨支部主動出擊,發掘社區骨干73人擔任樓長、單元長,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及“紅色觸角”作用,啟動“點亮紅心”一對一幫扶項目,為轄區36名獨居老人開展“管家式”服務。

在深化志愿服務方面,205所社區與居民達成雙向協作意愿,不斷孵化、發展、壯大社區志愿組織及群眾自組織,目前已擁有“常青藤”“藍馬甲”“巾幗”“涓流”“文體”5支活躍的志愿服務隊,在創建文明社區、環境整治、防疫抗疫等多項工作中發揮著專業化、常態化和持久化的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我深受啟發和鼓舞,黨的二十大以來,我們社區結合自身特性,實行‘全科網格員’制度以進行更加精細化管理;運營好大安能量‘益’站,服務居民居家養老的同時為社區志愿者形成一個正向的能量激勵機制;主動與老人們嘮起家長里短以做好情感聯結,不斷延伸服務鏈條;與市醫保局加強聯系,建立‘家庭醫生’‘家庭病床’等制度,切實解決好老年人的就醫問題……”于珍說,“我們為居民解決好最關心和最急切的問題,他們也在不斷幫助我們,這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社區自循環治理體系。”

標簽: 社區工作者 黨日活動 電子城街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