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乘車意外受傷 調解員幫老人拿到賠償|天天熱頭條
“真的太感謝了!是您講法說理幫我拿到了應得的賠償金!”近日,73歲的退休職工李阿姨高高興興地來到北京市石景山區調解委員會,將一面寫著“公平公正、排憂解難、人民調解、情暖人心”的錦旗送給了調解員張葆蘋。
案情
原來,李阿姨在4月23日外出乘車時發生意外,因賠償金數額等問題與肇事方產生爭執。后來,她來到石景山區公共法律服務大廳人民調解窗口求助,調解員張葆蘋接待了她。
(資料圖片)
在仔細聽取李阿姨訴求的同時,張葆蘋極力做好安撫工作,慢慢將李阿姨激動的情緒穩定下來。得知李阿姨的訴求后,張葆蘋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與肇事方進行溝通,了解雙方矛盾的癥結。
據肇事方介紹,李阿姨已與其就賠償問題溝通了幾個回合,其已為李阿姨先后支付5000元藥費和治療費。在此基礎上,李阿姨提出再支付誤工費、營養費、護理費、精神損失費等多項訴求。肇事方認為,李阿姨系退休職工,出事時并沒有工作,不應該支付誤工費。其他費用有的已經支付,不能再重復索要,還有一些費用根本就不應當支付。
通過深入交流,張葆蘋發現雙方的心結是,一方擔心對方過度醫療,沒完沒了地索賠,一方覺得自己年老受傷,擔心留下后遺癥。若沒有調解機構介紹,雙方之間的溝通無法進行下去。
于是,張葆蘋依據法律法規積極協調。經過10多次面談、電話交流,李阿姨覺得自己索要誤工費理由不足,其他費用也可以適當降低,有些項目可以不要。肇事方想一次性了結此事故,只要李阿姨不纏住不放,適當加碼一些費用也可以接受。
處理結果
對于爭議較大的賠償金額問題,張葆蘋一方面告知李阿姨其坐車過程中身體受傷,理應得到賠償。由于其情緒一直不穩定,與對方多次發生爭執,使對方產生了對立情緒。此外,現有證據不支持其誤工費、營養費、護理費和精神損失費主張,希望其本著盡快解決爭議的目的,將賠償標準再降一降。另一方面,張葆蘋告知肇事方,此類剮蹭事件在車輛行駛過程是常發事件,肇事單位對此類事故處理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希望考慮李阿姨身體確實被撞傷、年齡較大、身體恢復慢等實際情況,本著化解矛盾,維護和諧,不增加訴訟成本的前提適當提高賠償標準。最終,雙方同意各退一步,并就賠償標準達成了一致。
就在即將簽訂協議的前一天,張葆蘋還分別與雙方溝通,講清注意事項。當天,雙方放下隔閡順利簽訂調解協議。肇事方簽完協議后,在已支付5008元的基礎上當場履行協議,一次性支付李阿姨5000元現金。至此,爭議雙方的所有問題全部解決。
(勞動午報記者 余翠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