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肥胖日丨肥胖防治義診現場年輕人居多-天天熱議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當天上午,蘇北人民醫院肥胖多學科診療中心舉辦“5·11,我要腰”肥胖防治義診。現場咨詢火爆,記者發現現場咨詢者大多為30歲上下的年輕人,從體態看,有胖也有瘦,男士要比女士多。醫生提醒,防止肥胖,要科學進行減重。
【資料圖】
年輕男子肥胖合并糖尿病
37歲的陳先生(化名)的體重指數(BMI)值已達36.3,因肥胖合并二型糖尿病,前來義診現場咨詢。他自述:“平時不注意,也不運動,喝酒抽煙,血糖血壓都高。”
現場像陳先生這樣30歲左右的咨詢者很多,義診專家表示,肥胖屬于營養失調性疾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過度肥胖存在多種危害,與多種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密切相關。除了遺傳、生理疾病引發的肥胖問題,飲食不當、缺少運動、生活方式不健康、心理疾病等,是30歲左右年輕人肥胖高發的原因。
蘇北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趙綺華介紹,比較突出的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男士飲食不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別是吃飯的時候挑食導致攝入營養不均衡和每次吃飯攝入的量太大,日常飲食中吃太多高脂肪的食物,蛋白質和維生素嚴重不足會導致人肥胖,另外吃得太多也會導致熱量堆積令人發胖。最實際的防治控制方法是從食物中剔除肥肉、油炸食品、洋快餐、蛋糕、含糖碳酸飲料、冰淇淋、奶油等高脂肪、高能量和高血糖指數食物。培養合理的飲食習慣,減少不必要的應酬,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摒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將保證健康作為預防和治療肥胖的最終目標。
“肥胖焦慮”要正確引導
部分年輕人雖然看起來體態并不胖,但存在“總覺得自己胖”的肥胖焦慮。對此,蘇北人民醫院心理科專家楊揚表示,肥胖焦慮癥的癥狀包括心慌、精神緊張、坐立不安等。肥胖焦慮癥會導致腦內神經遞質分泌異常,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并且還會帶來煩躁感,出現心慌的情況。嚴重的肥胖焦慮癥與遺傳因素以及腦部組織結構異常有關,或者是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在發病期間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異常,容易表現為憂心忡忡以及精神緊張,會感覺自己過度肥胖,并且導致坐立不安。這些焦慮癥狀,需要通過心理疏導方式改善,部分嚴重癥狀還需要接受正規治療。
預防肥胖需要科學減重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關于嚴重肥胖癥的治療方法,除了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外,對于符合條件的患者,減重代謝手術也是治療選擇之一。蘇北人民醫院胃腸外科醫生王偉介紹,例如像陳先生這樣的情況,可以通過減重代謝手術治療,術后不僅體重減輕,還能治療二型糖尿病。“通過手術的方式,比如把胃切成袖狀胃或者管狀胃的方式,讓他減少飲食、控制吸收、減少體重,對于肥胖激發的二型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我們曾經為一名體重268斤的患者手術,成功減重132斤。”
尤其對于重度肥胖,胃腸減重手術的治療效果最確切且最持久。“目前世界上比較主流的減重手術有兩種,一種是腹腔鏡胃旁路術,另一種是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王偉介紹,這兩種手術的基本原理都是切除部分胃體,尤其是富有饑餓神經分布的胃底,來減少饑餓感以及食物的攝入。腹腔鏡減重手術是微創手術,術后恢復快,痛苦輕,一般術后3-4天即可出院。
王偉提醒,防止肥胖,要科學進行減肥。“做減重手術,要符合適應癥,比如說BMI指數大于28,合并兩種或兩種以上代謝疾病,可以到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當然也有年齡的限制,在16-65歲之間。三分靠減,七分靠管,對日常行為做嚴格管理,正規飲食、規律生活、適當運動,都是非常重要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