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微動態丨花園社區共享“服務區” 便民又暖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專業醫護、小病康養都能在養老服務站完成;環境舒適,三兩朋友可以打牌下棋;音響齊備,模特隊、舞蹈隊可以在舞蹈室盡情發揮文藝特長……走進經開區文匯街道花園社區,138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堪稱功能完備,一個個為居民量身打造的暖心“服務區”,集聚了一波又一波人氣。

花園社區下轄蔣莊新苑、銀苑新村、蘭香苑、江陽苑等多個老小區,住在這里的一大半都是老年人。為了讓轄區老年群體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好的養老醫療服務,該社區在駐地單位和街道的支持下,對原有的志愿服務站進行全新升級,特別增添“日間照料”功能,實現“健康醫療在家門口”。

據了解,自志愿服務站煥新以來,開展了一系列養老醫療服務便民舉措。如常態化推出“我為您請醫生”義診活動,社區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每周五早上都會為社區居民免費測血糖、量血壓,另外社區還聯動轄區醫藥房,定期邀請專家和醫生到社區科普醫療知識,重點圍繞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群體發病率較高的疾病進行預防和診治宣傳講解。

除了醫療康養之外,花園社區也時刻關注著居民的精神文化活動,通過在功能設置和配備上下足功夫,為轄區居民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娛樂休閑場所。

日前,記者來到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看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中老年活動室、閱覽室等多個活動空間設施配套齊全,這些方便暖心的場所極大激發了居民們的文化活力和娛樂熱情,大家自發組成舞蹈隊、模特隊、歌詠團等,每周都主動抽出時間到社區排練、演出。

“多虧了社區打造的舞蹈房,全身鏡、話筒、音響樣樣齊全,我們幾個好姐妹退休后過來跳跳舞,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該社區模特隊隊長鄭嵋坦言,原本還一直想找個地方培養興趣愛好,沒想到社區用心想居民所想、幫居民所需,不但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了舞蹈房,還有圖書角等,“我們排完舞蹈,也能健健身,或者去圖書角里看看書,順便聽聽社區歌唱團的演奏,退休后的日子一點都不枯燥。”

社區公共空間要想更好地開放共享、長期服務群眾,人員配置不可或缺。據悉,為充分利用公共空間,該社區靈活調整管理機制,安排工作人員周末值班,保障活動場所全天開放,方便居民隨時在此讀書、上網、小聚,讓社區公共資源得到“5+2”的充分利用。

花園社區書記陳娟介紹,今年該社區將持續加強與共建單位市體育局的合作,通過“火炬手”黨課宣講課、“五微”服務、惠民惠企行動等創新模式,將體育文化進萬家理念傳遞到整個社區。同時,還將開辦老年大學和“七色花”青少年課堂,以更多主題和形式,著力打造社區特色新品牌,把花園社區真正打造成為“最聚人氣”的黨群服務中心,不斷提升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標簽: 花園社區 服務中心 充分利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