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僥幸!去年一年 9571起闖紅燈被抓拍
近期,揚州公安交警部門持續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針對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違法行為進行現場勸導和查處。同時,依托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抓拍系統,市區主要路段的交通違法亂象被實時記錄下來,去年一年共抓拍9571起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違法行為。日前,記者走上街頭,進行了實地探訪。
(相關資料圖)
街頭探訪
有“低頭族” 過馬路誤闖紅燈
昨天上午,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三大隊民警在興城東路與揚子江中路交叉口的潘橋崗路口持續開展行人、非機動車不遵守交通信號燈的亂象整治。
上午8點左右,記者在潘橋崗路口看見,此時人行道上的紅燈亮起,而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士,一邊低頭打著電話,一邊慢悠悠地走在人行過街斑馬線上,稍后機動車道上已經是放行綠燈,一些機動車只得等這位女士慢悠悠走過去后再通行。“這位市民,剛才紅燈都已經亮起來了,你怎么不遵守交通法規?”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三大隊大隊長凌華杰走上前去,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該女士稱自己剛才低頭看手機,無意間誤闖了紅燈。隨后凌華杰耐心地對其開展了警示教育:“希望你吸取教訓,過馬路時不要做‘低頭族’,應當集中注意力,觀察路口情況,嚴格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
據了解,安裝于潘橋崗路口的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抓拍系統同步將類似的闖紅燈違法亂象記錄下來,幾日內將通知違法行為當事人接受處理。凌華杰告訴記者,《道路交通安全法》對行人、非機動車不能闖紅燈早有規定,目前潘橋崗、西站崗、文昌崗等市區人流、車流量較大的交通路口均配備了非機動車、行人闖信號監控探頭,即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抓拍系統。監控對準路口的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現象進行拍攝,后臺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鎖定違法當事人,審核后會通知當事人接受處理。
個別非機動車 急著辦事闖紅燈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若違反相關道路通行規定的,應處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行人請走斑馬線,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請正確佩戴頭盔……”昨天上午,蘇北醫院附近的南通西路車來車往,民輔警正在此執勤,路口的小喇叭不斷提醒市民安全出行。在十字路口的斑馬線處,當紅燈亮起時,電動車駕駛人和行人都在停車線后耐心等候。附近的志愿者小張介紹,他從2019年參與維護交通秩序、進行交通疏導以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市民文明出行意識顯著提高。
上午9點半,一輛外賣小哥電動車因無視紅綠燈被現場執勤民警攔下,外賣小哥委屈地說道:“對不起,訂單派送急,實在是沒有辦法,就闖了紅燈。”“是你的生命重要,還是送餐重要?如果生命沒有了,其他的還重要嗎?”民警對這名男子進行了批評教育并依法予以處罰。男子最終承認錯誤,接受處罰。
“騎電動車的人闖紅燈、橫穿馬路,也影響大家的出行安全。”在斑馬旁后等候信號燈的吳阿姨,指著正在闖紅燈通行的電動自行車駕駛人說。
凌華杰介紹,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違法的危害性主要在于,行人將自身安全寄托于過往正常通行的機動車能夠及時避讓,但由于車輛行駛慣性、反應不及等原因,極易誘發人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交警日常處理事故,回放路口監控視頻時經常發現,一些交通事故與非機動車闖紅燈脫不了干系,闖紅燈無異于拿自己的生命賭博。”
數據顯示
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 逐年大幅減少
2019年6月1日起,市區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抓拍人臉識別曝光系統正式啟動,近年來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等頑疾得到了更好治理。
“不文明行為的曝光屏,也起到震懾作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抓拍人臉識別曝光系統啟用以來,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的違法行為逐年下降,取得了良好成效,路口的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的數量明顯減少。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6月截至2022年12月市區共查處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違法行為82579起,其中2019年6月至12月共查處15438起,2020年共查處30708起,2021年共查處26862起,2022年共查處9571起。
我市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違法行為呈逐年大幅減少趨勢,文明出行成了很多市民的自覺習慣。“一些人或許覺得非機動車、行人闖紅燈沒關系,也沒有什么違法成本,殊不知闖紅燈既要承擔交通風險,還將被依法處罰。”市公安交警部門表示,無論是行人、非機動車還是機動車的闖紅燈行為都會增加路口交通沖突,增加事故發生幾率,危害極大。“文明交通已成為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希望大家以身作則、摒棄陋習,共同營造良好的交通秩序,用安全塑造美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