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時:小心醫美陷阱,學會辨別避坑
小心醫美陷阱,學會辨別避坑(主題)
河池日報訊 日前,河池市衛生計生監督所舉行了主題為“小心醫美陷阱,衛監避坑指南”的醫療美容衛生監督開放日活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河池市從事醫療美容服務、正常營業的醫療機構共有6家,其中3家為綜合醫院,分別為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河池市人民醫院;另外3家為醫療美容診所,分別是河池艾薇爾醫美診所、宜州卓悅醫美診所、宜州蓮美子醫療美容診所。
據介紹,醫療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是一種醫學診療行為,需要的準入條件比較高。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必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診療科目核準有醫療美容科、美容外科等醫療美容科目;操作人員必須取得醫學專業資質,且具備主診醫師資質;外籍醫生必須取得《外國醫師短期行醫許可證》,只能在定點注冊的整形機構行醫。
凡是涉及激光類、創傷性、注射類的,諸如瘦臉針、水光針、玻尿酸注射、抽脂、雙眼皮等全部屬于侵入型醫療操作手段,都屬于醫療美容的范疇。任何單位和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經登記機關核準開展醫療美容診療科目的,不得開展醫療美容服務。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屬于非法行醫。
此外,醫療美容項目只能在醫療美容機構內進行,操作場所無論是注射室還是手術室,都有嚴格的無菌要求。如果醫療美容活動場所在出租房、賓館、美容美發店等地方,一定要果斷拒絕。
目前美容市場混亂,一些生活美容機構在利益的驅使下,會故意將“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混為一談,打出違法的醫療美容廣告來吸引消費者,為美容需求者非法提供醫療美容服務,市民選擇美容項目時一定要謹慎。
據悉,生活美容機構準入條件低,需取得《衛生許可證》,在人員資質、醫療設備、消毒隔離等方面都不具備醫療美容所需的專業條件,只能經營如皮膚護理、修眉、足浴等生活美容項目,不能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生活美容場所、美甲店等非醫療機構違規開展醫療美容服務將被重罰。
想做醫療美容的,請到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并由取得醫療美容執業醫師資質的人員進行操作。還要注意保留好病歷、診斷證明、收費憑證等相關就診資料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此外,一些非法醫療美容場所喜歡用“原裝進口產品”來哄騙消費者。國家規定,進口的醫療器械、藥品和化妝品均應通過相關的審批,并提供中文印刷包裝或中文使用說明。消費者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時,應當對該機構使用的醫療美容材料、產品、儀器有一定的了解,當遇到無法分辨該產品是否從合法渠道引進的情況時,消費者可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
市民如發現生活美容場所非法開展醫療美容項目,請及時撥打當地衛生監督部門投訴熱線進行舉報。 (邱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