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全球信息:安全生產培訓不容“走過場”


【資料圖】

廖衛芳

員工培訓“走過場”是拿安全生產“當兒戲”

培訓過程偷工減料、敷衍了事,沒有達到實際效果;考試過程秩序混亂,機構監管缺失;招工過程流于形式,甚至出現無證上崗、持假證上崗……前不久,應急管理部公布了一批安全生產培訓“走過場”執法案例,旨在進一步提高各地區、各部門以及企業和公眾對安全生產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切實守好安全生產紅線底線,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安全生產大于天。安全生產培訓是保障生產安全的關鍵環節,效果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安全生產工作的成與敗,任何麻痹大意、放松警惕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只有每一次安全生產培訓都做到“實打實”,考核做到“硬抓硬”,才能筑牢安全生產思想防線,夯實安全生產基礎。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企業心存僥幸,對安全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企業算小賬不算大賬,心疼安全生產培訓費,能不培訓就不組織員工培訓,確實“躲不過去”,就走走形式“意思一下”,發發宣傳資料,組織員工在一起“講幾句”,就算是培訓過了;等等。培訓如此“走過場”,員工安全生產技能非但得不到提升,安全生產意識也樹立不到位,安全隱患可能越來越大,最終釀成大禍。應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安全生產培訓“走過場”執法案例,不僅是再次給企業敲響安全生產的警鐘,更是在督促考試機構、培訓機構和生產經營單位嚴格落實培訓考試責任,著力提升考試質量,切實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技能。

員工培訓“走過場”是拿安全生產“當兒戲”。相關企業和機構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培訓工作,制定具體培訓計劃,拓寬教育培訓渠道,整合教育培訓資源,緊盯薄弱環節,抓緊補齊短板弱項,讓安全生產意識深入人心。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專項執法,依法查處不參加培訓、不配合培訓等行為,全力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意識,筑牢安全生產堤壩。

標簽: 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意識 教育培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