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拍車玩噱頭,法院:賠差價
蘇州中院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副題)
何潔 徐曉安
一元起拍車輛,消費者以2萬多元拍下車輛后,拍賣公司卻不交車,怎么辦?3月14日,蘇州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消費者權益日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21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案例涉及醫美、教培、網絡拍賣等。
2021年5月,王某參與了某拍賣公司發起的“一元低價拍賣某品牌全新汽車”的拍賣活動,并以22001元拍得一輛新車,但在交車時,某拍賣公司卻稱無車交付。王某訴至法院,認為某拍賣公司以低價引流,構成欺詐,要求全額退款并三倍賠償損失。而某拍賣公司認為該車輛系第三方公司委托拍賣,其對無貨不知情,同意退還拍賣款,但應由第三方公司賠償損失。
據悉,某拍賣公司的競買條款中主張“某拍賣公司僅作為委托方的受托人,對交易過程中和交易后所產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均由委托方承擔。”但法院表示,該條款系格式條款,未對買家進行提示或說明,并且減輕了某拍賣公司的責任,所以不發生法律效力,拍賣公司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另一方面,某拍賣公司的違約行為僅為未交付汽車,并不存在欺詐情形。
最后,法院綜合專家市場估值意見,判決某拍賣公司退還全部貨款,并賠償王某案涉車輛的市場差價損失4萬余元。該案中,法院引入價格認定機制進行詢價,以此獲得了雙方當事人對差價損失的認同,提高了司法效率,有利于增強司法權威和公信力。
2021年度蘇州全市法院受理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數量較去年大幅上升。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680余件、審結670余件,受理案件數量同比上升28%,審結案件數量同比上升11%,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的占比高達49%。
此次發布案件中,還有“醫美機構違規手術致損糾紛案”“消費者發布差評被要求刪除案”“二手車經銷商惡意欺詐案”等新業態、新模式相關的案件,此外,寵物盲盒、大數據殺熟等類型案件也有所涉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