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師生1:1實景三維數字模型還原古城樣貌
綿延的長條板石鋪設、玉帶般穿城而過的古運河、錯落有致的民居、隨處可見的綠化帶……今天上午,揚州市職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北斗測繪”科技社團向記者展示了他們所制作的東關街、東關古渡(以下簡稱“雙東街道”)360度國土實景三維數據模型。伴隨著地理位置、空間坐標、高度、屬性等信息精確標示,古城街道仿佛在地圖上“站”了起來。
精準數據源自精密采集。一周前,“北斗測繪”科技社團的11名師生走進揚州市東關街,對雙東街道進行了高精度三維景觀模型重建數據采集。
在LocaSpaceViewer軟件中設定測區范圍,進行像控點布設,用GNSS接收機去現場進行點位坐標測量,團隊成員以高科技儀器對古城進行精準定位。王英龍、杜明帥兩名學生以東關古渡起降位置,進行組裝無人機及其搭載的傾斜攝影相機,設置飛行參數。
北斗測繪科技社團的指導老師朱勇介紹,通過全自動智能化航線規劃平臺開展無人機航測,獲取東關街所在地區的帶絕對位置信息的無人機傾斜影像數據,“集合這些數據,生成帶紋理的三維地形模型,用建模軟件完成整個東關街區域的三維重建,而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技術能夠呈現出實景三維數字模型。”
“高精度數字化的技術,可保留古城1:1的真實樣貌。”朱勇表示,通過“空中全景+多視角傾斜攝影建模”二合一手段,高保真還原整個現實場景,實現整個規劃建設過程真實可視化,為科學規劃建設提供實時依據;訪客可在互動屏的實景三維數據平臺上,自主規劃路線,根據個人興趣和城區人流量情況合理安排游玩時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旅游。
“觀察實景三維模型,如同飛鳥俯瞰大地一般,能清晰地看到整個城市的建筑設施、河流樹木等?!辟Y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黃瑞介紹,相比傳統的二維地圖,實景三維模型更加直觀,可量、可算、信息豐富,讓游客在疫情防控期間,足不出戶就可以在電腦屏幕前體驗古城魅力,邂逅中國傳統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