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控股通過港交所聆訊 已有多只中概股轉戰港股
4月11日,港交所官網披露,陸金所控股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將以介紹上市方式登陸港交所主板,不涉及新股發售或任何其他證券的公開發售。
(資料圖片)
“港交所持續提升上市制度的包容性及高效性,中概股可通過‘介紹上市、二次上市、雙重主要上市’等形式回歸港股,相較于A股來說,能更快完成短期高效上市目的。另外港股受益于滬港通和深港通的資金南下,人民幣全面國際化等因素,港股市場與海外資金接壤的特殊地位和差異化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這是金融科技企業回港二次上市的主要原因。”中鼎研究院研究員史燁彬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
早在今年2月1日,已在美股上市的陸金所控股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擬以介紹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此番順利通過港交所聆訊,陸金所控股距離正式登陸港交所僅一步之遙。陸金所表示,成功上市后,公司將在港交所及紐交所兩地擁有雙重上市地位,兩個市場吸引不同背景的投資者,有助于擴大公司的投資者基礎及增加股份的流動性。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陸金所控股已為國內合計約660萬名小微企業主提供服務。截至同日,公司賦能的貸款余額達人民幣5765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按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貸款余額計,公司在服務小微企業主的中國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7.6%。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陸金所控股2022年實現總收入581.16億元,凈利潤為87.75億元,資產為948億元,銀行存款為439億元。2022年,公司的總收入由2021年的618億元減至581億元,原因是公司的新增貸款規模由2021年的6484億元減至2022年的4954億元,收緊信貸標準以關注更高質量的客戶。此外,公司的成本控制措施繼續生效,成本收入比率由2021年的48.8%降至2022年的46.3%。
事實上,陸金所并不是第一家中概股回港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奇富科技(原360數科)和平安集團旗下的金融壹賬通此前已完成了回港二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多家中概股上市公司遞交招股書,計劃通過介紹方式赴港“雙重上市”。
2022年,蔚來等中概股就以介紹方式登陸港股。
“介紹上市最大風險是在上市初期,無發行價參考、價格完全由上市當天的買賣雙方交易博弈決定。且由于擬上市公司在6個月后才可進行再融資、控股股東股份有6個月鎖定期,在上市初期可能面臨著供不應求的情況,交易量會偏低、易引發股價異動。”史燁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此外,近期,港交所針對科技型企業上市也放寬了門檻。3月31日,港交所近日宣布調整的《主板上市規則》正式開始生效。最新的《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第18C章,主要面向特專科技公司調整上市機制,從而進一步擴大香港上市框架。
普華永道全球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伙人周偉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2年10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發布了關于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詢文件(‘18C章’)。18C章的施行意味著尚處于初步商業化或未完成商業化階段的特專科技公司將也可在聯交所申請上市。該項重大制度革新將利好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等行業領域的企業,并為香港地區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預計2023年度,國內科技領域獨角獸等企業赴港上市將繼續保持活躍。”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