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世界觀速訊丨存貸規模雙增!渤海銀行公布去年成績單:護航實體經濟 賦能“專精特新”

3月29日,渤海銀行發布的2022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去年末,該行資產總額較上年增長767.52億元至1.66萬億元,存貸規模均保持穩定增長。

2022年,渤海銀行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回應國家決策部署,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對制造業、“專精特新”等企業重點傾斜,擴大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鄉村振興等領域的信貸投放。

面對未來,該行管理層在年報中表示,作為一家年輕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該行將精準識變、主動應變、孜孜求變,持續推進“四五”發展戰略規劃實施,持續發力向零售銀行轉型、向交易銀行轉型、向輕型銀行轉型,堅定不移地將轉型作為全行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的指揮棒、指南針。


【資料圖】

資產規模穩步攀升,資產質量穩定

3月29日,渤海銀行披露的2022年業績顯示,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64.65億元,凈利潤61.07億元。資產總額達16594.60億元,增幅4.85%。

2022年以來,渤海銀行資產負債端繼續保持穩健增長速度。全行發放貸款和墊款余額為9427.23億元,較上年末新增48.17億元;吸收存款8639.34億元,較上年末新增280.13億元,存貸款規模均保持穩定增長。

在資產規模合理增長的同時,渤海銀行資產質量整體保持平穩態勢,風險總體可控。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76%,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水平較上年末有所提升,達150.95%,貸款損失準備計提充足,貸款減值準備253.7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5.38億元,撥備基礎夯實,具有充足的風險抵補能力。

渤海銀行也嚴守風險管理底線,各級資本充足率均符合監管要求。截至去年12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1.50%,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06%,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94%。

在風險防控工作上,渤海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該行高度重視集團客戶授信風險管理,已實現集團客戶關系在線管理,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加強對集團客戶整體風險的識別和防范,規避復雜的股權結構、多元化的擴張經營帶來的不確定性。

“輸血”制造業,護航實體經濟

作為實體經濟的“血液”,金融在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消費復蘇提振、踐行綠色低碳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過去一年來,渤海銀行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特別是,重點加強對制造業、綠色金融、涉農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和投放力度,提高業務布局與實體經濟的契合度,優化信貸結構。

截至2022年末,渤海銀行制造業貸款達829.08億元,其中,中長期制造業貸款余額為320.44億元,當年新增總量超90億元,增幅為40.51%。

在落實國家重點政策的具體舉措上,渤海銀行通過出臺“28+22條”硬核舉措,強化助企紓困力度,推動政策精準滴灌、直達主體,助力實體經濟爬坡過坎。

通過深入了解制造業企業發展現狀,渤海銀行針對加強制造強國建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信貸投放、提高信貸資金的精準直達性,強化頂層設計,優化信貸政策,進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務模式與企業融資需求的適配度。

據了解,在對重點領域舉措的落實方面,渤海銀行組建了應急服務專班,啟動信貸應急回應機制,優化統一授信審批流程,靈活運用在線線下“雙線審批”模式,建立重點項目綠色通道、授信白名單機制,提升審批效率,加快業務落地。

同時,該行全面優化業務流程,修訂盡職免責制度,優化考核激勵機制,加大內部轉移定價優惠力度,對受疫情影響的重點地區和貨運物流、制造業等重點行業予以差異化定價優惠。

深耕普惠金融,紓困小微企業

渤海銀行高度重視普惠金融工作,加大力度紓困小微企業,積極踐行金融服務普惠民生的初心使命,彰顯了作為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責任擔當。

近年來,渤海銀行進一步加大重點區域、行業信貸投放,穩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持續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和可得性,實現普惠金融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看,渤海銀行積極支持民營、綠色金融、鄉村振興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加大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領域金融支持。數據顯示,渤海銀行綠色貸款余額273.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46%;涉農貸款余額505.7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15%。

同時,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該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657.3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2.49億元,增速達10.51%,高于一般性貸款增速10個百分點。貸款戶數16.18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56萬戶,增長10.64%;平均貸款執行利率5.71%,比上年末下降0.27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不良貸款率1.33%,保持基本穩定。

在產品和服務方面,渤海銀行充分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加快產品創新、升級。在深化稅銀合作機制的基礎上,該行創新研發“渤業貸”、“渤稅經營貸”、“渤銀商戶貸”等多款在線信用產品,可通過對企業納稅、稅務評級、稅收處罰、工商、司法、征信等多維度數據分析,精準評估小微企業的經營情況,具有全線上流程、定額準確、審批快速的特點,有效滿足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求,不斷擴大“銀稅互動”惠及面。

精準“滴灌”,呵護“專精特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去年7月,銀保監會發文指出,要推動銀行業完善制造業金融服務,更好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重點領域。

據了解,渤海銀行圍繞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企業個性化需求與痛點難點,持續提供綜合化高質量金融服務,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精準度和專業度,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賦能護航,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

在渤海銀行去年出臺的“28+22條”硬核舉措中,其中特別明確指出,要加強對制造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的金融支持。

圍繞科創企業“輕資產、重智產”特點,渤海銀行相繼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知識產權融資普惠金融產品—“科創貸”等創新產品,配合“一企一策”的定制服務、給予利率優惠、開辟綠色通道等諸多舉措,以服務咨詢、結算代發、科創貸款等一攬子配套服務建立起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去年渤海銀行與天津市知識產權局、天津市河東區政府簽署知識產權金融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渤海銀行知識產權應用金融服務的新篇章。結合專精特新企業特點,渤海銀行積極回應國家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創新,讓企業專利變紅利。

以金融力量深入助推產業鏈、創新鏈雙向融合,渤海銀行主動向科創企業知需問難,做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支持,以金融力量激發科創產業創新,實現資金引流,助推服務實體經濟穩中向好。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