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連3》試玩體驗 雖然褒貶不一 但仍值得一試
每當感嘆RTS日薄西山的時候,便總會傳來些許令人振奮的消息。不論是前陣子在國內星際選手李培楠在國服關停的艱難條件下奪冠,還是已然沉寂多年的《英雄連》系列強勢歸來,都能勾起曾經指揮千軍萬馬攻城拔寨的熱血回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英雄連3》由Relic Entertainment(水雷社)開發,世嘉發行,2月24日發售。Steam售價299元,支持簡體中文。但目前游戲評價“褒貶不一”。
不停息的二戰
人類歷史上殘酷無比的二戰一向是各大游戲題材的常客,而《英雄連3》也依舊延續了自家的傳統,將目光聚焦在了二戰戰場。
十年的時間,最明顯的感觸肯定是畫質的革新,無論是場景還是建模,都在技術支持下有了質的飛躍,北非的黃沙彌漫與意大利的碧波拍岸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情。
《英雄連3》的戰役分為兩條路線,一條是以意大利戰場為舞臺,另一條則是聚焦于北非戰場。兩條戰役路線各具特色,意大利路線融合戰略地圖,而德軍戰役則更傾向于線性流程。
戰役開篇采用的老式黑白片的風格非常有特色,傾聽旁白來訴說這一場場戰役以及背后的故事,同時穿插著許多地圖的細節,還有一些目標的照片。具有不錯的代入感,仿佛真就身處逼仄的戰地指揮部,由參謀在說著戰前種種。帶有那個年代特有的紀錄片風格,觀感很不錯。
相對而言,《英雄連3》的故事少了許多的個人英雄主義,收斂了許多敘事上的野心。玩家更多的扮演一枚戰爭機器上的零件而不是左右戰爭的“英雄”。誠然,這是客觀嚴謹的歷史態度,但與此同時,也令游戲故事本身缺乏了一些“爽點”,稍顯平淡。
德軍戰役的過場演出比較出彩,鏡頭并沒有選擇以德軍的身份進行講述,而是從被納粹侵略的北非百姓視角出發。每當玩家指揮軍團擊潰盟軍,收獲的并不是功勛、榮耀,而是北非百姓本就困苦的生活更加的雪上加霜。戰爭機器無情絞碎了每個人的生活,而百姓的血肉則是磨盤上最稀碎的一塊。
快樂的微操大師
玩法上,游戲基本繼承了前代的傳統:搜集資源,建造建筑、生產軍隊、完成目標......而RTS相對較高的門檻不可避免,對于新人而言,要在短時間內將后方安排的井井有條,同時又要統籌前方戰役步坦協同,難度并不會小。
因此,加入的新系統“戰術暫停”可以說是一個新玩家的福利,合理運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操作中手忙腳亂的情況,按下空格開啟戰術暫停便可以微操每一個單位,預設其行動路線、進攻方向。有了戰術暫停,戰場上重機槍向前移動10厘米的微操不是夢想,光頭看了都要饞哭了(優勢在我)。
一些新加入小細節也帶來的驚喜,比如垂直高差地形對戰斗的影響,有過《DOTA2》游戲體驗的玩家應該知道,在《DOTA2》中低坡打高坡是會有一定的MISS幾率,而在《英雄連3》中,高打低不僅可以提供高額的命中加成,還帶有一定的破除掩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