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處處“較真”,方能“磨出”精品


(資料圖片)

原標題:處處“較真”,方能“磨出”精品

由張藝謀執(zhí)導,雷佳音、張國立領銜主演的電影《堅如磐石》定檔9月28日。在影片近期發(fā)布的“較真”導演特輯中,張藝謀大談《堅如磐石》的創(chuàng)作基礎,這部電影集結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用心詮釋復雜人物,力爭帶給觀眾最“真實”的觀影體驗。(8月23日《今晚報》)

為追求極致的真實觀感,張藝謀從各個方面精益求精,處處“較真”:對化妝“較真”,劇組全員素顏出演,也為演員提供了更大的表演自由度,連從業(yè)幾十年的陳道明都表示“這是演戲以來第一次素顏演戲”;對細節(jié)“較真”,小到一塊抹布、一張道具照片,大到置景中的磚墻搭建,“不要一看就像拍電影的”;對表演“較真”,自然展現(xiàn)是最好的表演狀態(tài),不虛假的表演才最貼近觀眾的生活。

《堅如磐石》從2019年開機到2023年官宣定檔,四年打磨,張藝謀導演的“較真”從未停下。正如主演張國立說的那樣,“張藝謀導演是一個對電影有追求的人,他對電影的愛,僅僅用熱愛兩個字是不能概括的”。

張藝謀的處處“較真”,其實就是對藝術真實的極致追求。藝術真實是藝術作品呈現(xiàn)出來的符合生活內(nèi)在邏輯、能顯示社會生活本質的、具有審美價值的真實。就影視藝術而言,這種“真實”并非一定是發(fā)生過的事實,而是在其視聽意象呈現(xiàn)上,盡可能逼近人們憑以往感知經(jīng)驗、認知結構所相信的“生活真實”。

我國是影視劇生產(chǎn)大國,每年拍攝出品約700部,但質量參差不齊,不乏粗制濫造之作,主要因素是缺乏藝術真實,觀眾吐槽不斷。如:故事情節(jié)過于曲折離奇、人物關系看似錯綜復雜,實際背離歷史邏輯或生活真實,經(jīng)不起推敲;演員外形、氣質、膚色、服飾與劇中人物相差甚大,缺乏應有的“年代感”;表演膚淺造作、擠眉弄眼,演技嚴重“不在線”,觀眾普遍難以共情“入戲”。

這種現(xiàn)象,與影視界存在的浮躁之風密切相關。在一些影視劇主創(chuàng)人員眼里,體驗生活是多此一舉,研讀劇本是得不償失;熟背臺詞是浪費時間,“數(shù)字臺詞”張口即來;明星表演用“表情包”即可,“摳像表演”不時可派上用場;至于道具、化妝、服飾,不求藝術真實,但求蒙混過關……如此浮躁,何以打造藝術精品?

任何一部成功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巧妙結合,影視作品毫不例外。藝術真實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此,影視劇創(chuàng)作應當尊重歷史真實、尊重現(xiàn)實生活、尊重藝術規(guī)律,主創(chuàng)人員務必提升藝術素養(yǎng),端正創(chuàng)作態(tài)度,力戒浮躁,俯下身段,以忘我精神用心塑造人物,像張藝謀一樣,處處“較真”,方能“磨出”藝術精品。(徐林生)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