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入無人區,還得關好“安全門”
【資料圖】
原標題:禁入無人區,還得關好“安全門”
8月21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嚴禁游客擅自進入無人區、未開放和未開發景區開展探險、旅游等活動的公告》,嚴禁游客非法進入自然保護區、生態紅線、水源地進行探險、旅游等活動。(8月22日 光明網)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腹地、高寒地區,部分區域通訊信號微弱或無信號,野外“危險區域”“無人區”較多,地形環境復雜。如徒步或駕車進入無人區、未開放和未開發景區等野外區域,將面臨難以預判的風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缺水、缺氧、迷途、陷車、失聯等危及生命的問題,救援極為困難。
然而,無人區對于一些人來說,太具有吸引力了。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8月12日下午警方接到報警,有4名游客在茫崖市轄區老315國道冷湖方向被困已超過45個小時,警方隨即展開緊急救援,4名被困游客于13日凌晨2時許成功獲救。記者注意到,這是一個星期內,茫崖轄區內發生的第二起游客被困無人區事件。8月6日,包括老人兒童在內的8名游客同樣被困315國道冷湖方向,警方歷時18個小時,出動4批次50余名警力,最終成功救援該8名被困游客。
我國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人居住,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及沿海等低海拔地區。在一些條件惡劣(干旱缺水、高寒缺氧)的地方,不乏有一些無人區。當然,無人區其實并非絕對沒有人煙,只是人煙極其稀少而已。其中羅布泊、阿爾金、可可西里、羌塘這4個地區被稱作中國四大無人區,是國內徒步最危險和艱難的路線之一,被稱為“生命禁區”??墒牵@些無人區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固然,“任性的游客”是需要我們譴責的。這種“任性的集中送死”不該是旅游的方式,探險也罷,看景也罷,不能拿生命做賭注。何況,還會牽涉救援的巨大社會成本?可是,也需要辯證的看問題:為何無人區能夠長驅直入?
說到底,無人區不能是無人管理的區域,無人區得有人管。作為游客,需要進一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擅自離開國省道、鄉村公路、旅游公路,深入無人區、未開放和未開發景區等危險區域開展探險、旅游和穿越等活動。而無人區的屬地,則需要做好監管工作,給無人區關緊“安全門”,要安排人員做好攔截等工作,不讓“任性的游客”有機可乘。(郭元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