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兩地企業如何“共享”產業園

原標題:立足兩地產業實際,一條上下游協同配套的產業鏈正在打通(引題)

兩地企業如何“共享”產業園(主題)


(相關資料圖)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王鑫 方大豐

閱讀提示

對于地處山區的溆浦產業開發區而言,原材料加工是其固有優勢;雨花經開區的強項則在于強大的市場流通服務體系、先進的制造業技術、豐富的產銷信息資源以及廣闊的產業發展平臺。立足兩地的實際情況,“都市”與“山區”合力打造了“共享園區”。

圭塘河畔,工業引擎澎湃轟鳴;溆水兩岸,青山綠水逶迤相望……走進位于湖南省溆浦縣雨溆工業園的湖南鴻新實業有限公司硅砂提純項目現場,“南部硅都,千億產業”八個大字首先映入眼簾。

“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將超30億元,年稅收超2億元,新增就業崗位近千個,還有望帶動上下游20多家企業的落地和鏈條式發展。”公司負責人鄭曉鴻介紹,這個總投資超過30億元的項目,建設期歷時不到半年,就實現首條硅砂提純生產線正式投產。

由湖南長沙雨花經開區與溆浦產業開發區聯合打造的雨溆工業園,去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不到一年的時間,包括湖南鴻新實業有限公司在內的13家企業就已入駐,另有近20家企業簽訂了協議,將在年內分批入園。這個兩地企業“共享”的產業園區已然走出了一條區域協同發展新路子。

“1+1>2”

今年2月份,雨花經開區攜手雨溆工業園,先后到深圳、北京等地舉辦招商推介會。其中,在深圳簽約的6個項目中,有兩個成功入駐雨溆工業園。

“兩地組建聯合招商引資組,溆浦外出招商時雨花區團隊全程參與,雨花區的招商推介必有溆浦的專門推介。”雨花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海波介紹。

立足雨花、溆浦兩地的產業實際,一條上下游協同配套的產業鏈正在打通。溆浦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單海文驚喜地發現,兩地聯手招商,產生了“1+1>2”的效果。今年,兩地已共同舉辦10余場大型招商活動,簽訂入園意向協議17個項目。

“兩地還建立了定期調度和對接機制,在項目建設、政策制定、要素保障、營商環境等方面保持決策一致,做到責任共擔、問題共商、資源共享。”單海文介紹。

“共享園區”運營近一年來,兩地全面推動區縣政府、相關部門、園區、企業、金融機構“五方掛鉤”,產業、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勞動力“五項轉移”。

其中,園區依托企業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優化“一網通辦”“一窗通辦”“全程幫代辦”服務模式,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實現“園區事園區辦”。同時,對入園企業實行“一套方案協同推進,一對一跟蹤服務,一名領導結對聯系,一個專班服務跑腿”的工作模式,在項目的審批、幫代辦、融資、服務等方面,創新兩園協同服務機制,保證入園企業早落地、早投產、早達效。兩地還成立了運營團隊,在雨溆工業園聯合辦公,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共同協商管理園區事務。

取長補短

對于地處山區的溆浦產業開發區而言,原材料加工是其固有優勢;雨花經開區的強項則在于強大的市場流通服務體系、先進的制造業技術、豐富的產銷信息資源以及廣闊的產業發展平臺。

取長補短、合作共贏。為更好地推動兩地產業協同發展,雨花區專門成立了雨溆工業園共建工作專班。“專班專門梳理了溆浦產業開發區已入園107家企業‘資源清單’‘需求清單’,分行業、分產業向雨花區企業進行對接和推介,廣泛尋求兩地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契機。”專班負責人、雨花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羅閩說。

湖南晶科晶體科技有限公司從東莞遷入雨溆工業園之后,雨溆兩地攜手幫助該公司與相關企業牽線搭橋。目前,該公司部分產品已進入樣品測試和報價階段。“成功開拓本地市場,讓我們對企業在溆浦的發展更有信心,下一步公司將擴容擴產,進一步拓展上下游業務。”該公司董事長向楚說。

“自建的廠房還沒投入運營,合作訂單已到手。”舒小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舒小福說,經工作專班的牽線搭橋,該公司與雨花經開區企業可孚醫療達成合作,為其提供呼吸機、制氧機海綿和醫療護墊材料。

對于面臨用地緊缺等發展瓶頸的雨花區而言,通過產業轉移延鏈補鏈強鏈,也是破局的重要路徑。雨花區委書記、雨花經開區黨工委第一書記劉素月表示,雨花區正依托“飛地園區”“共享園區”助推全省產業協同,加快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

打造新高地

“這個項目是做強雨溆工業園,鑄就‘南部硅都’的重要項目。”跟隨溆浦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梁勇走進雨溆工業園,只見鴻新實業公司生產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記者了解到,溆浦硅砂儲量大、易開采,礦區面積達30平方公里,硅砂遠景工業儲量在百億噸以上,但產業一直未能做大做強,始終處于原始開采階段。

因此,實現從賣資源到用資源、賣產品的根本轉變,把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經濟優勢,精深加工是唯一出路。梁勇算過一筆賬,硅砂原砂每噸均價不過160元,但經過提純處理后,附加值能增加6到8倍。

立足豐富的硅砂資源,溆浦縣提出打造“南部硅都”奮斗目標。溆浦縣委書記鄭湘介紹,該縣圍繞打造千億產業目標,瞄準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向,加大硅砂資源精深加工,目前正與惠科、藍思科技、福耀玻璃等企業對接,布局光伏玻璃、光伏組件、光伏電站、顯示玻璃、高純石英砂用砂等產業項目。

鴻新實業的“落子”,成為溆浦硅砂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項目從啟動建設,到竣工投產,僅用時5個多月。”鴻新實業董事長鄭曉鴻介紹,在他看來,項目得以快速投產,得益于雨溆工業園政策優勢。園區先進的管理理念、技術優勢以及對未來市場的宏偉規劃,則是他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的底氣。

“當前,溆浦縣正以產業為突破口,以園區為主陣地,與雨花區共建雨溆工業園,打造產業新高地,推動產業做大做強。”鄭湘表示。

據悉,雨溆工業園將力爭今年落戶企業完成投資達10億元以上,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稅收1億元以上;到2025年,落戶企業完成投資超50億元,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稅收5億元以上。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