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乘客“病”中求靜讓人哭笑不得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乘客“病”中求靜讓人哭笑不得

8月13日,湖南一列火車上有孩子吵鬧三小時。一位女子嘗試通過假裝自己患有精神病的方式來制止孩子們的喧鬧。據拍攝者稱,后來,這位家長帶著孩子離開了當前車廂,去了別的車廂。

孩子不守規矩、沒有教養,在列車上不停地喧嘩或打鬧,會嚴重影響其他乘客正常的乘車體驗。由于難以忍受,不少乘客會與孩子家長理論,但是往往因為立場不同導致話不投機而引發爭吵甚至肢體沖突,這早已不再是什么新聞,媒體也時常會報道。

如何對付在列車上吵鬧的熊孩子?幾乎在每次媒體報道相關新聞時,這一話題都引發人們的思考。但是思來想去,人們似乎一直都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原因就在于熊孩子的身后往往站著一位熊家長。而且,家長怎么管束在列車上吵鬧的孩子,這屬于家庭教育的范疇,本身就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一頓熱議之后往往就不了了之。

孩子在列車上吵鬧三小時,任何人都會抓狂。可是這位女乘客既沒有說服教育吵鬧的孩子,也沒有起身與孩子家長理論,而是靈機一動嘗試通過假裝自己患有精神病的方式來制止孩子們的喧鬧,沒想到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于是不少網友點贊這位女乘客機智,說她“一招制敵”“用魔法打敗魔法”。

如果單單從效果上來看,這位女乘客“病”中求靜的做法的確值得肯定。但是問題在于,當其他乘客在列車上遇到類似吵鬧的孩子時,不可能都裝病給“醫生”打電話,因為其他乘客不可能也像這位女乘客一樣具有出色的“表演”天賦。所以,這位女乘客“病”中求靜的機智做法并不具有推廣價值。

乘客購票上車,就與列車運營方建立了合同關系,列車運營方有義務也有責任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并為乘客創造安靜舒適的乘車環境。可現在倒好,面對吵鬧的熊孩子,列車工作人員要么視而不見,要么也束手無策,而乘客要想維護自身安靜乘車的權益,只能施展“裝神弄鬼”的魔法,這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除了孩子身體不適這一因素以外,一些家長之所以放任孩子在列車上吵鬧,甚至別人進行善意的提醒之后仍不以為然,主要是因為對孩子溺愛,沒有認識到孩子的行為是對其他乘客正當權益的損害。對這樣的家長,簡單的勸說可能無濟于事,否則他也就不會放任孩子肆無忌憚地吵鬧。

小車廂也是大社會,每一個乘客都要約束自己的言行,承擔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但是針對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孩子在列車上吵鬧的事件,列車工作人員要盡到管理職責,對于在管理孩子方面故意不作為的家長,必要時可在乘警的協助下采取更加強硬的措施,維護好安靜有序的乘車環境,不能讓公共空間成為任性的孩子撒野的場所。(劉根生)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