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醫療反腐是降低醫療負擔的一把“利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醫療反腐是降低醫療負擔的一把“利劍”

近日,廣東省紀委監委披露了中山市坦洲人民醫院原黨總支書記、院長受賄一案的部分案情,涉案金額達2980多萬元,“醫蠹”被拔除后,醫院采購成本、群眾就醫成本明顯下降,人均就醫成本下降1400余元。

將“醫蠹”清理掉后,患者的醫療負擔就能夠大幅下降。可見,醫療反腐行之有效,乃是根除醫療腐敗問題、減輕醫療負擔強有力的舉措,希望能夠鍥而不舍,全力持續推進全面反腐,實施常態化醫療反腐機制,徹底根除腐敗滋長的環境,讓民眾享受價格合理的醫療服務。

近來,各地曝光的醫療腐敗案件令人觸目驚心,比如一臺進價1500萬元的醫療器械直線加速器,醫院以3520萬元買入,院長吃掉了1600萬元的回扣;一盒市場價為1元的藥品,公立醫院的采購價是30元,賣給患者的售價更是高出市場價30倍。醫療腐敗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幅推高了藥品、醫療器械的采購成本,進而都攤到患者頭上,導致藥費、治療費、檢查費等直線上漲,加劇“看病貴”程度。可見,醫療腐敗嚴重侵害了患者利益,破壞了醫療行業的競爭環境,從業者陷入競相“比爛”之中,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怪圈,必須刮骨療毒,根治醫療腐敗。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150家醫院的院長和書記被查。日前召開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明確,將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這一場聲勢浩大的醫療反腐風暴,凸顯社會各界對醫療腐敗除惡務盡的決心,將反腐行動堅持到底,把腐敗人員一網打盡,肅清醫療系統的腐敗亂象。

同時,還需要建立長效反腐機制,實施強監管制度,形成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將醫療衛生機構管起來,完善各個環節的流程,堵住醫療腐敗漏洞,讓腐敗分子無機可乘,違法必查。如此,將極大改善醫療環境,形成高壓反腐態勢,遏制醫療腐敗現象,將“灰色成本”剔除掉,把藥費、治療費、檢查費的“水分”擠干凈,讓百姓享受透明、優質的醫療服務。(江德斌)

標簽:

相關閱讀